武则天发明一种刑罚,上官婉儿受刑后娇俏美丽,如今成年轻人潮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前言

说起古代的刑罚,大家想到的肯定是那些血淋淋的场面,什么砍头、腰斩、车裂之类的,光听名字就让人头皮发麻。

可你能想象吗?有一种刑罚本来是用来惩罚犯人、让人一辈子抬不起头的,结果却被一个聪明女子玩出了新花样,不仅没丢人,反而成了美的象征,全国上下都争相模仿。

这事儿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武则天时代,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

这种古老的刑罚,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今天年轻人身上的酷炫纹身?

女皇帝的狠招:墨刑到底有多可怕

武则天这个人,历史上争议大得很。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正儿八经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手段那叫一个雷厉风行。

为了巩固权力,她用的办法可不少,其中就包括各种刑罚。

墨刑这玩意儿,其实不是她发明的,早在上古时期就有了,是五刑之一。

具体操作就是在犯人脸上或者额头上刺字,然后涂上墨汁,让这个印记永远留在脸上。

这种刑罚听起来好像不算太重,毕竟不疼不痒的,也不要命。

可在古代,脸上被刺字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一辈子的耻辱标记啊!走到哪儿都被人指指点点,说你是犯过罪的人。

对于古人来说,尤其是那些读书人、官宦人家的子女,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脸上留下痕迹,那是大不敬,是对祖宗的侮辱。

墨刑在整个封建社会存在了上千年,一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才正式废除。

这么长的时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个刑罚过上了暗无天日的生活。

被刺了字的人基本上就告别正常生活了,找不到好工作,娶不到媳妇,连邻居都躲着你走。

武则天很清楚这种刑罚的威力,所以她经常用这招来对付那些得罪她、但又不至于判死刑的人。

名门之后的悲剧时刻

上官婉儿出身可不简单。

她爷爷上官仪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家里世代书香,妥妥的名门望族。

可惜家族卷入了宫廷斗争,上官仪被杀,全家遭殃。

上官婉儿那会儿还是个小婴儿,按理说应该跟着家人一起受罚,武则天看她年纪小,就让她和母亲一起入宫当了奴婢。

这姑娘打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是写文章,那叫一个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武则天本人也是个文化人,看到上官婉儿这么有才,心里喜欢得不得了。

十四岁那年,上官婉儿就被提拔成了女官,专门帮武则天处理奏章、起草诏书。

宫里的人都知道,这个小姑娘深得女皇信任,说话比一般大臣还管用,所以大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巾帼宰相"。

可人啊,越是得宠就越容易犯错。

具体因为什么事触怒了武则天,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有人说是因为文章里写了什么不该写的话,也有人说是因为私下议论了宫廷秘事。

反正不管什么原因,武则天那次是真生气了。

按照她的脾气,生气的时候下手可不轻。

上官婉儿当时吓坏了,以为自己这条命保不住了。

武则天坐在龙椅上,盯着跪在下面的上官婉儿看了很久。

说实话,她确实舍不得杀这个才女。

朝堂上能写出这么漂亮文章的人不多,杀了太可惜。

经过一番权衡,武则天做出了决定: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判墨刑。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刑部的人在上官婉儿额头正中央刺下了印记,然后涂上了黑色的墨汁。

那一刻,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女官彻底跌入了谷底。

从刑罚到时尚的神奇转变

受刑之后的日子,上官婉儿过得很艰难。

每天照镜子的时候,看到额头上那块黑色的印记,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难受。

宫里的人看她的眼神也变了,有同情的,有幸灾乐祸的,还有故意躲着她走的。

这种感觉比身体上的疼痛更让人崩溃。

一个有才华的女子不会就这么认命。

上官婉儿开始琢磨,怎么能把这个耻辱的印记变成别的东西。

她试过用头发遮挡,可总不能一辈子都低着头走路吧。

她也试过用厚厚的粉底遮盖,可那个年代的化妆品哪有那么好的遮瑕效果。

最后她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遮不住,那就把它变成装饰品。

上官婉儿拿出了自己的颜料和画笔,开始在额头上创作。

她以那块墨刑的印记为中心,在周围精心绘制了一朵红色的梅花。

梅花的花瓣舒展开来,墨刑的痕迹反而成了花蕊的一部分。

这么一画,整个额头立刻变得生动起来,不仅看不出是受过刑的痕迹,反而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红色的梅花配上她白皙的皮肤,娇艳欲滴,格外引人注目。

这个创意简直太绝了。

第二天上官婉儿顶着这朵梅花去上朝,满殿的文武百官都愣住了。

大家都知道她受了墨刑,本以为她会一蹶不振,没想到人家居然把刑罚痕迹变成了装饰。

武则天看到之后也惊呆了,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儿,脸上露出了笑容。

她不得不佩服这个女子的智慧和勇气,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这份心理素质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宫里的其他妃嫔、宫女看到上官婉儿这个新造型,纷纷觉得很新奇。

原本以为她会因为墨刑而失去美貌,现在看来反而更有韵味了。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很快就有人开始模仿。

起初只是宫里的女子偷偷在额头上画朵小花,后来这股风潮传到了宫外,长安城里的大户人家小姐、富商之妻都开始在额头上画花。

梅花妆风靡天下的盛况

这种妆容有个正式的名字,叫"梅花妆"。

从长安城开始,一路传遍了整个大唐。

大街小巷的女子都在额头上画花,有画梅花的,也有画牡丹、莲花、桃花的,各种花样层出不穷。

这股风潮持续了很多年,成为了唐代女子妆容的一个重要特色。

有意思的是,这种妆容不分贵贱。

皇宫里的贵妃娘娘画,平民百姓家的姑娘也画。

大家觉得这样画上一朵花,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显得既妩媚又有个性。

集市上专门卖这种花钿的铺子生意火爆,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贴纸应有尽有。

有钱人请专业的画师上门服务,穷人家就自己用胭脂水粉在额头上涂抹。

上官婉儿本人也因为这个创意,重新获得了大家的尊重。

人们不再把她当成受过刑的罪人,反而把她视为时尚的引领者。

她的文章依旧写得好,宫里的大事还是离不开她。

武则天对她的态度也缓和了很多,继续重用她处理朝政。

上官婉儿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扭转了命运,把一场灾难变成了人生的转折点。

一个女子的强大内心世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很多人只看到了上官婉儿后来的风光,却没想过她当时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一个读书人家的女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保持体面、维护家族荣誉。

现在脸上被刺了字,这种打击对她来说是毁灭性的。

受刑之后的那段时间,上官婉儿肯定经历了无数个失眠的夜晚。

她可能哭过,可能绝望过,可能无数次想过要放弃。

可是她没有。

她选择了面对现实,接受这个事实,想办法去改变它。

这份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是在一次次打击中磨练出来的。

从小失去家族庇护,在宫里当奴婢,一步步靠自己的才华爬到高位,又因为一次失误跌落谷底。

这种大起大落的经历,让上官婉儿比同龄人成熟太多。

她明白,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别人的同情帮不了你,别人的嘲笑也打不倒你,关键看你自己怎么选择。

上官婉儿选择了用美丽来对抗耻辱,用创意来化解困境。

这个选择不仅救了她自己,还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那些看到她的女子,也学会了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缺陷。

原来缺陷也可以变成特色,伤疤也可以变成风景。

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很超前的,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古老刑罚的现代变身

时间快进到今天,墨刑早就成了历史。

可它的影响却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来,那就是现代的刺青文化。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今天年轻人身上那些酷炫的纹身,跟一千多年前的墨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刺青这个东西,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

除了墨刑这种强制性的,还有一些部族有自愿刺青的传统。

可在主流社会,刺青长期以来都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它跟犯罪、惩罚联系在一起。

一直到近几十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刺青才慢慢被更多人接受,变成了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现在走在大街上,看到手臂上、后背上有纹身的年轻人已经不稀奇了。

他们在身上纹各种图案,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个重要的人或事,有的纯粹就是觉得好看,还有的是想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态度。

这种用身体作为画布、用图案来展示自我的方式,跟当年上官婉儿在额头上画梅花的做法,本质上是一样的。

刺青店在各大城市遍地开花,纹身师成了一个正经职业。

有些纹身作品精美得像艺术品,价格也不便宜。

年轻人攒几个月的钱,就为了在身上纹一个满意的图案。

家里的长辈可能不理解,觉得在身上乱画有什么好的,可年轻人不在乎。

他们觉得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想怎么装饰就怎么装饰。

这种思想的转变,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像上官婉儿这样的先行者。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所谓的污点和耻辱,只要换个角度看,就能变成独特的美。

那些在身上纹身的年轻人,虽然不一定知道上官婉儿的故事,可他们的行为传承了同样的精神:不被传统观念束缚,勇敢地表达自我,把别人眼中的另类变成自己的特色。

从耻辱到美丽的哲学思考

上官婉儿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年,不仅仅因为它是个传奇,更因为它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些概念其实都是相对的,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它。

墨刑在当时是最羞耻的刑罚之一,可上官婉儿硬是把它变成了美的象征。

这说明什么?说明美丑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的,关键在于你的态度和创造力。

一个人如果总是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那这个痛苦就会一直折磨你。

如果你能接受它、面对它、改造它,痛苦就有可能变成成长的养分。

现在很多人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受点打击就觉得人生完了。

其实想想上官婉儿的经历,她面对的困境比大多数人都严重。

脸上被刺了字,在古代那可是天大的事,换个心理脆弱点的人早就崩溃了。

可她没有,她选择了积极面对,用智慧化解危机。

这份勇气和智慧,值得每个人学习。

当代社会对个性和多元化的追求,跟上官婉儿的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

以前大家都追求统一的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不同的美。

有人喜欢纹身,有人喜欢染彩色头发,有人喜欢穿奇装异服,这些在传统观念里可能都是"不正经"的表现,可现在大家渐渐能接受了。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明白,美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的方式来定义美。

上官婉儿被后人称为"现代刺青的鼻祖",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可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皮肤上做文章不一定是坏事,搞不好还能开创一种新风尚。

今天那些纹身艺术家、那些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其实都在延续着她开创的这种精神:用身体作为表达自我的载体,把别人眼中的缺陷变成自己的特色。

结语

讲完上官婉儿的故事,真的让人感慨万千。

一个女子在最艰难的时刻没有选择放弃,反而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奇迹,这份精神放到今天依然让人佩服。

从古代的墨刑到现代的刺青,从耻辱的印记到时尚的标志,这中间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

上官婉儿用一朵梅花告诉世人: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关键看你怎么面对。

她的故事也提醒我们,美和丑、好和坏,很多时候只是一念之间。

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这才是这个故事最珍贵的地方。

信息来源:

《旧唐书·上官昭容传》

《新唐书·后妃传》

《资治通鉴·唐纪》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研究》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唐代女性妆容文化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历史   刑罚   人潮   上官   美丽   刺青   梅花   纹身   女子   耻辱   印记   额头   年轻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