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山河铸古韵,双城谱新篇

保定地处河北省中部,古有“西山东淀,众水东瀛,西枕太行,东视渤海”之誉,其名含“永保大都,安定天下”之愿,既承“京畿屏障、都南屏翰”的千年厚重;毗邻的雄安新区,取“中华雄起,天下安定”之意,正绘就“未来之城”的壮阔蓝图。两地因这份“安定”与“雄起”的精神共鸣,迎来“古韵与新声共生、历史与未来交融”的时代机遇,形成“一城载千年,双城谋共兴”的独特发展格局。

一、山河形胜:太行为屏承西脉,河淀作带连新壤

保定的自然格局,是天地勾勒的“攻守兼备”画卷,更是连接古韵与新篇的地理纽带,恰如古人所叹“山川形胜,定城之兴衰;区位之便,启城之未来”,其利可分三端细述。

1. 西枕太行:雄关锁钥卫京畿。保定西部直抵太行山脉东麓,涞源白石山“大理岩峰林”冠绝天下,涞水野三坡藏“北方小桂林”之秀,山间紫荆关、倒马关与居庸关并称明代“内三关”,《畿辅通志》记其“紫荆扼晋冀之冲,倒马控燕赵之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京师西部的天然防线,也为“永保大都,安定天下”的初心沉淀下“守土卫国”的刚毅基因。

2. 东连雄安:平原沃野接未来。越太行东麓丘陵,保定东部便是广袤的华北平原,自汉代起“粟粮遍野,桑麻满畴”,堪称“冀中粮仓”;如今这片平原更成为连接保定与雄安新区的“纽带”——雄安新区地处保定东部,两地地缘相近、水系相通(均属海河流域,白洋淀为共同生态核心),正如规划所言“保定与雄安,是历史文脉的延续者,更是协同发展的同行者”,平原的平坦地形为两地交通互联、产业互补提供天然优势,助力“中华雄起,天下安定”的愿景落地。

3. 众水东瀛:河淀相依润双城。“众水东瀛”是保定水系的生动写照,唐河、府河、漕河等河流如脉络纵横,向南注入白洋淀,构成“九河入淀”的生态网络。府河穿保定城而过,明清时“商船云集,帆影连天”,诗绘“府河岸边千店立,漕船载酒入京城”;如今府河治理与白洋淀生态保护联动,既为保定再现“水清岸绿”,也为雄安新区提供“华北之肾”的生态支撑,以“一淀润双城,生态共守护”的格局,护航两地“安定”与“雄起”的发展之路。

二、文脉传承:千年筑城凝厚重,古韵赋能新未来

保定的文脉,是一部层层叠加的史诗,从战国烽烟到近代变革,每一段历史都为今日“联动雄安、共促发展”奠定根基,恰如《文心雕龙》所言“文以载道,史以鉴今;古为今用,方得传承”,其脉络可分三卷品读。

1. 古代篇:边郡重镇到京畿首府,沉淀治理智慧。战国时保定为燕国上谷郡,《史记》载其“控弦之士十万,扼匈奴东进之途”,是早期边疆治理的典范;北宋设保州,沈括主持重建城池,奠定“城坚池深”格局;明清直隶总督署在此矗立,衙署楹联“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见证59任总督理政,其“统筹区域、兼顾民生”的治理理念,既呼应“永保大都,安定天下”的使命,也为今日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2. 近代篇:军事摇篮到文化高地,积蓄创新动能。1912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成立,培养出叶挺等大批军事人才,校内“尚武精神”纪念碑,暗含“变革图强”的初心;莲池书院作为清代北方最大书院,纪晓岚、张之洞在此讲学,“万卷楼”藏书万千,碑刻长廊录历代名篇,乾隆题诗“莲池映月含清趣,书院挥毫忆旧贤”,彰显“崇文重教”的传统。如今这份“创新”与“重教”的基因,正通过产学研合作赋能雄安新区,为“中华雄起,天下安定”的“未来之城”输送人才与技术。

3. 现代篇:红色传承到协同发展,凝聚精神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冉庄地道战“以弱胜强”,民谣唱“冉庄地道战,鬼子魂飞散”;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明志,毛泽东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份“拼搏奉献”的红色精神,既是保定“永保大都,安定天下”的精神内核,也成为与雄安协同发展的纽带——保定发挥产业基础优势,雄安聚焦创新驱动,两地在交通、生态、产业等领域深度合作,续写“同心同向、共兴共荣”的新篇章。

三、双城共兴:古韵保定托底,未来雄安领航

保定“永保大都,安定天下”的厚重底蕴,与雄安“中华雄起,天下安定”的时代追求,并非割裂的两端,而是相互赋能、彼此成就的整体。

1. 文脉同源,精神共承:保定的直隶文化、红色文化,与雄安新区“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一脉相承,雄安新区建设中注重挖掘燕赵文化元素,保定则通过非遗展示、历史遗迹活化,为“未来之城”注入文化根脉,以“以古润新,以新传古”的方式,让两地精神内核代代相传。

2. 功能互补,产业联动:保定拥有汽车制造、电力装备等成熟产业,可为雄安新区提供配套支持;雄安新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也为保定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方向,两地形成“传统产业托底、新兴产业领航”的产业格局,正如规划所指“保定与雄安,是河北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共同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3. 生态共护,民生共享:白洋淀生态治理让保定与雄安共享“一湖清水”,京雄保城际铁路通车实现“半小时通勤”,教育、医疗资源跨区域合作让两地居民共享发展红利,真正实现“山河相依、双城相融”,以民生福祉的提升,践行“安定”与“雄起”的共同目标。

从“西山东淀,众水东瀛”的地理禀赋,到直隶总督署的历史回响,再到与雄安新区协同发展的时代浪潮,保定与雄安始终以“安定”为基、以“雄起”为向——保定以千年文脉为“未来之城”注入深沉底蕴,雄安以创新活力为“京畿古城”焕发现代生机,两地携手书写“古韵焕新彩,未来更可期”的河北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财经   双城   保定   古韵   山河   安定   雄起   京畿   新区   白洋淀   两地   未来   文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