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届中国网民太聪明了,太难骗,颜色革命没戏!

互联网起源于西方,但今日中国在互联网应用的广度、深度与厚度上已走在世界最前列。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其中网络购物用户约8亿,短视频用户约9亿。

凭借如此庞大的体量,中国在互联网治理方面的各项探索具有全球意义。

网络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人类生活开拓了新天地、新形态与新境界。在抗击疫情期间,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显著提升了社会运行的便利与效率。

另一方面,若对网络空间放任自流,则将引发诸多问题,包括金融诈骗、谣言传播、虚假新闻泛滥、个人隐私泄露、社会风气败坏,甚至可能酿成社会动荡与颜色革命。

此外移动社交媒体的算法推送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信息茧房”效应,可能导致社会更加疏离与分裂。

中国与西方在网络治理模式上存在根本差异。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可称之为“民本主义”治理模式。

中国强调互联网必须为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使广大民众在互联网发展成果中有更多获得感。

仅就“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这三点而言,已令世界上多数国家民众羡慕。中国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重塑了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

这种民本主义治理模式,使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一部手机,全部搞定”的国家,极大便利了人民生活,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也推动中国跻身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第一方阵。

相比之下,西方网络治理模式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政治化色彩。它们以“信息自由”和“言论自由”为名,在全球推动“推特革命”与“颜色革命”。

然而好景不长,“阿拉伯之春”演变为“阿拉伯之冬”,颜色革命纷纷褪色并开始反噬西方。欧洲国家深陷难民危机,在相当大程度上正是其推动“阿拉伯之春”的后果。

西方社会出现的“特朗普现象”、“英国脱欧”等黑天鹅事件,也与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密切相关。

关于中国网络治理,长期存在所谓“防火墙”的争议。但随着中国成为互联网应用的超级大国,我们应以更自信的态度看待这一问题。

首先若没有当初特殊的治理模式,中国互联网产业很难发展壮大,更不可能具备如今与美国平视的能力。

中国不可能拥有全球最发达的移动支付体系,不可能实现“微信革命”与“一部手机全部搞定”的便利生活。

在当时中国互联网企业无法与美国企业竞争,若放任自流,今日中国的网络空间恐怕早已被亚马逊、脸书等美国公司主导,金融与信息安全也将受制于人。

由此可见中国的治理模式在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其次在西方软实力仍占优势的背景下,中国通过独特的网络治理模式,有效挫败了西方试图通过网络推动颜色革命的图谋。

西方长期采取攻势,善于设置议题、散布谣言、煽动动荡,企图将中国的一切问题政治化,扰乱民心与社会稳定。

然而这些企图最终均告失败。令西方势力尤为失望的是,他们曾将颜色革命的希望寄托于中国互联网一代的年轻人,期待他们成为中国“最亲西方”的一代。

但现实恰恰相反,中国的90后、95后、0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反而成为最了解西方、最看清西方问题、最能平视西方的一代人。

去年12月初,有西方主流媒体记者曾询问中国如何应对美国“民主峰会”带来的挑战。

事实上对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而言,美国民主已成为一个笑话。“民主峰会”的召开,反而为中国年轻网民提供了大量调侃与讽刺的素材。

美国一召开民主峰会,全世界都在发笑,而中国年轻一代笑得尤为响亮。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应在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探索更为自信、开放的互联网治理模式。

我们不仅要善于防守,也要勇于“进攻”,因为进攻往往是最好的防守。这要求网络治理工作者具备更强的探索精神与担当意识。中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已展现出由内而外的文化自信与国家自信。

以中国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知识水平与网络素养,通过不断实践与自我完善,他们必将成长为信息时代最具文化底蕴、政治觉悟、技术能力、生产活力与战斗精神的一代。

中国的互联网治理模式也应与时俱进,更加自信地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7

标签:科技   美国   中国网民   聪明   颜色   中国   模式   网络   阿拉伯   自信   民本主义   年轻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