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FE 16-25mm F2.8 G 镜头评测

过去几年,相机市场向全画幅无反系统大幅倾斜,同时用户对“更小、更轻镜头”的需求也日益明确。索尼FE 16-25mm F2.8 G便是对这一需求的回应——它以相对紧凑的体积呈现超广角变焦能力,且价格适中。相比之下,高端的索尼FE 16-35mm F2.8 GM II价格几乎是它的两倍。那么,这款新镜头能否凭借小巧体积跻身“索尼必买镜头”行列?

一、总体印象

这款超广角变焦镜头以便携体积输出卓越成像,但焦段范围较窄,创意局限性明显,且与第三方竞品相比价格偏高。

1. 优势

- 全参数(全焦段、全光圈)下锐度惊人,细节丰富

- 体积与重量控制优秀,便携性突出

- 内置光圈环,操作便捷

- 自动对焦快速且静音,体验流畅

- 具备防风雨密封结构,适应户外拍摄

2. 不足

- 变焦范围极窄(16-25mm),适用场景受限

- 与第三方同规格镜头相比,价格偏高

3. 索尼FE 16-25mm F2.8 G核心参数速览

- 镜头类型:大光圈超广角变焦镜头

- 适配机型:索尼E卡口相机(全画幅)

- 对焦性能:最小对焦距离18-24cm(16mm端18cm,25mm端24cm)

- 滤镜接口:67mm规格

- 尺寸重量:长度91.4mm,直径74.4mm,重量409g

Sony/索尼16-25F2.8G超广角镜头大光圈镜头全画幅镜头专业级摄影 ¥7500 购买


二、索尼FE 16-25mm F2.8 G——核心特性

索尼在这款镜头的光学设计上毫不吝啬:采用13组16片的复杂结构,包含3片非球面镜片、3片超低色散(ED)镜片及1片非球面ED镜片,可有效抑制光学像差。令人意外的是,其光学结构比FE 16-35mm F2.8 GM II更复杂。光圈膜片由11片圆形叶片组成,旨在营造自然美观的焦外虚化效果。

(图为索尼FE 16-25mm F2.8 G的金属镜头卡口)

自动对焦由双线性马达驱动,索尼官方表示,它能支持Alpha A9 III相机120fps连拍,以及4K 120p视频录制时的对焦追踪。镜头还支持对焦呼吸补偿与索尼最新的动态主动防抖技术(需注意,镜头无内置光学防抖)。16mm广角端最小对焦距离仅18cm,25mm端为24cm;16mm端最大放大倍率为0.2倍,对应成像面积约18×12cm,远未达到微距镜头水准。

(包装内附赠卡口式花瓣形遮光罩)

与索尼近年推出的其他G系列镜头一致,这款镜头的镜筒采用防尘防泼溅结构;前镜片涂有防油防水氟涂层,便于清洁。镜头支持67mm规格滤镜,包装内附赠花瓣形遮光罩,不使用时可反向紧密安装收纳。

三、索尼FE 16-25mm F2.8 G——做工与操控体验

索尼FE 16-25mm F2.8 G长度91.4mm、直径74.8mm、重量409g,是索尼全画幅用户可选择的“最便携超广角变焦镜头”之一。不过,与适马、腾龙的同规格竞品相比,其体积与重量优势并不显著。物理形态上,25mm焦段时镜头最短,变焦至16mm时会延伸约8mm。

(索尼FE 16-25mm F2.8 G与索尼Alpha A7C II等小型机身搭配,平衡感极佳)

笔者将其与索尼提供的Alpha A7C II机身搭配测试,两者在尺寸与平衡感上匹配度极高;即便安装在更厚重的A7R V上,也能保持舒适的握持体验。用过索尼近年G系列镜头的用户,会对这款镜头的设计与操控感到熟悉:采用轻量化且耐用的塑料外壳,金属卡口周围设有橡胶密封胶圈,可保护相机免受灰尘与水分侵袭。光圈环、变焦环、手动对焦环的直径略有差异,其中变焦环的位置贴合拍摄时的手部自然握持习惯,操作便捷。

(图为索尼FE 16-25mm F2.8 G的光圈档位切换开关)

靠近相机一侧的光圈环,以1/3档为间隔标注F2.8-F22的光圈值;镜筒侧面设有一枚开关,可切换“带档位(适配静态摄影)”与“无级(适配视频录制)”模式。光圈环还设有“A(自动)”档位,可将光圈控制权移交相机拨盘;切换至“A”档需稍用力旋转光圈环,可有效避免误操作。与索尼部分新镜头不同,它未配备光圈锁定(Iris Lock)开关,但笔者认为这一功能的缺失影响不大。

(图为索尼FE 16-25mm F2.8 G的对焦锁定按钮与AF/MF切换开关)

镜筒侧面仅设有一枚对焦锁定(Focus Hold)按钮,仅适配横拍操作;而多数索尼镜头会在顶部额外设置一枚,适配竖拍。尽管镜筒仍有空间,却未增加该设计,其背后原因令人费解。常规的AF/MF(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切换开关则完善了整套操控系统。

四、索尼FE 16-25mm F2.8 G——自动对焦性能

这款镜头的自动对焦表现,完全符合现代索尼镜头的高水准:对焦速度极快,且运行近乎无声。视频创作者会满意其对焦呼吸效应控制——对焦距离变化时,视角仅轻微收窄,除非对焦范围跨度极大,否则不会破坏跟焦效果。

(索尼FE 16-25mm F2.8 G样片:威斯敏斯特教堂。拍摄设备:索尼A7R V。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8,快门1/500s,焦距20mm,感光度ISO100)

手动对焦体验同样出色:对焦环旋转顺滑,响应灵敏。与多数索尼镜头一致,手动对焦环无物理终点限位,也无距离刻度;切换至MF模式后,取景器会显示基础对焦距离刻度。旋转对焦环时,相机会自动开启画面放大功能,确保对焦精准;若不需要该功能,可在相机菜单中关闭。

五、索尼FE 16-25mm F2.8 G——成像表现

评测开篇曾提出疑问:“摄影师为何选择这款镜头?”——数百张实测样片给出了一个合理答案:它的锐度堪称极致。

(索尼FE 16-25mm F2.8 G样片:风铃草森林。拍摄设备:索尼A7C II。拍摄参数:ILCE-7CM2相机,光圈F11,快门1/30s,焦距16mm,感光度ISO160)

无论使用何种焦段与光圈,这款镜头都能拍出纯净、细节丰富的画面。即便将6100万像素A7R V拍摄的F2.8光圈文件放大至屏幕查看,画面中心锐度仍十分惊人。仅在大光圈、超广角端的极端角落,能观察到轻微的径向柔化,但完全不会影响整体画面质量。将光圈收缩至F5.6后,全画幅范围内的锐度达到“锐利如刀”的水准;F11时开始出现衍射效应,F22(最小光圈)时全画面锐度明显下降。

(索尼FE 16-25mm F2.8 G样片:伦敦天际线。拍摄设备:索尼A7R V。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8,快门1/500s,焦距25mm,感光度ISO100)

索尼通过“现代镜头设计+软件校正”实现了这一卓越表现:曲线畸变主要依赖软件修复。未校正的RAW文件在全焦段均存在桶形畸变,16mm端最为明显。

(索尼FE 16-25mm F2.8 G样片:拍摄设备:索尼A7R V。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16,快门1/60s,焦距16mm,感光度ISO100)

横向色差(色边)同样通过软件自动校正;即便手动关闭机内校正(无明显必要),色差也十分轻微,几乎无影响。同样,关闭暗角补偿后,F2.8光圈拍摄均匀色调场景时,画面角落会出现暗角,但观感并不突兀;F5.6时暗角基本消失。

(索尼FE 16-25mm F2.8 G样片:塔桥逆光拍摄。拍摄设备:索尼A7R V。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16,快门1/160s,焦距16mm,感光度ISO100)

镜头的逆光表现同样出色:即便画面包含强光光源,也几乎无对比度下降或鬼影问题;将光圈收缩至F16时,还能拍出轮廓清晰的星芒效果。尽管镜头支持极近对焦,但镜头前端到被摄体的工作距离极短——16mm端仅约6cm,这很容易导致“遮挡光线”,在被摄体上留下阴影。

(索尼FE 16-25mm F2.8 G样片:郁金香近摄。拍摄设备:索尼A7R V。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2.8,快门1/250s,焦距24mm,感光度ISO100)

笔者个人更倾向于“退后一步+变焦拉近”的拍摄方式——这样既能保留超广角视角的冲击力,又能避免遮挡光线。

六、索尼FE 16-25mm F2.8 G——评测总结

从表面看,索尼FE 16-25mm F2.8 G的优点众多:作为大光圈全画幅超广角变焦,它体积轻便、操控全面、具备防风雨密封,最重要的是,成像质量始终保持卓越。

(索尼FE 16-25mm F2.8 G样片:花卉近摄。拍摄设备:索尼A7R V。拍摄参数:ILCE-7RM5相机,光圈F2.8,快门1/250s,焦距24mm,感光度ISO100)

Sony/索尼16-25F2.8G超广角镜头大光圈镜头全画幅镜头专业级摄影 ¥7500 购买


归根结底,索尼用户在超广角变焦镜头领域有丰富选择,这款镜头只是又一个偏小众的选项。它并非适合所有人,笔者个人更倾向于选择16-35mm F4镜头;但如果它的特性(如紧凑体积、光圈环)恰好契合你的需求,那么它的成像质量绝对值得信赖。#头条活动市集##万能生活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数码   索尼   镜头   光圈   相机   样片   画幅   感光度   焦距   快门   变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