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亲戚:年轻时工作拼了命,聚会离不开烟酒,觉得“人生哪能没烟酒”,可体检单年年多点红字。逢年过节,家里老人却总拿“我爷爷烟酒不断,照样活到九十”来反驳。真的是这样么?一辈子坚决不沾烟酒,真的就能轻松把寿命延长多年吗?最近一项涉及百万人的大调查,终于给出了具有争议的答案。你可能没想到,数据背后藏着许多不到现场不会相信的细节。
阿星是工厂里出了名的“自律哥”,三十多岁开始,每到聚餐都只喝茶,烟酒滴不沾。大家背地里数落他“太保守”,也替他惋惜生活乐趣少,但阿星从没动摇过信念。他说,看着身边哥们三十出头就咳血、体检肝脏拉响警报,自由呼吸和健康身体才是最珍贵的底牌。
医生怎么看这个问题?其实,吸烟和饮酒对健康的危害,医学早有定论。
烟草内含7000多种化学物质,69种明确致癌,经常吸烟会显著增加肺癌、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等。酒精也是一类致癌物,过量或者长期饮用即使是低度酒,也明显增加肝癌、心脑血管意外、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控中心指导都建议,烟酒的最安全摄入量,是0。
那是不是只要不碰烟酒就能高枕无忧?事情也没有你想得那么绝对。个体体质、其它习惯、遗传等也有影响。有的人明明不烟不酒,依然早发疾病;也有人烟酒不离,活到九十多岁,但只看极个别例子并不能代表普遍规律。
还记得那句“喝点小酒、抽包香烟,能解闷防病”?其实放在科学研究面前,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了。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包含50万中国人的大型数据调查发现:
不吸烟不饮酒,再加上规律锻炼、健康饮食、体脂正常,可以让男性预期寿命延长6.3年,女性延长4.2年。
再看看极少数的长寿老人:255名百岁老人的随访显示,有73%老人基本不饮酒,83%从不吸烟。而那些持续重度饮酒、吸烟者,出现慢性病、早亡的比例出奇高。
别只盯着“我邻居家李大爷抽烟喝酒活到九十五”,忽略了大量早逝和饱受疾病折磨的人。烟酒对健康的负面积累,很多时候要等到体检或意外发病才爆发。
再添一笔经济账:每天一包20块的烟,20年省下7万多元,30年接近20万。如果烟价格更高,这些都是实打实进了你的钱包而不是医院账单。
有人安慰自己,抽烟喝酒只要多喝茶、多运动就可以弥补,其实这种想法不少见。不过权威数据显示,茶叶里的抗氧化成分有一定健康益处,可有效成分有限,并不能“中和”烟酒带来的全部毒害。
比如北京大学调查,平时健康人每天喝茶,糖尿病风险下降8%,但是对已经受烟酒损害的器官帮助却很有限。
运动、饮食其实只能和不碰烟酒“协同增益”,并不能抵消损伤。更危险的是,“喝酒软化血管”这样的话,实际是营销传言。科学界没这项证据,反而正相反,重度饮酒每周≥8杯,脑血管病变风险高出133%,平均寿命早死10年以上。
把健康寄托在“以茶解毒”“运动排毒”上,只会让你忽视了根源性的健康风险。有些表面健康,其实只是没有做体检,暗病早已悄悄爬上身体。
生活里想守住健康红线,不只是戒烟戒酒,其它几个细节松不得。医生建议:
保持合适的体重:远离肥胖,预防糖尿病、高血压 - 饮食多样,吃够蔬果,全谷低油低盐:优质蛋白、健康脂肪要结合 - 坚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游泳、骑行 - 每年体检,及时筛查慢性病早期信号 - 心理健康不忽视,学会情绪调节,避免孤独和压力过大
这些基础习惯和低风险生活方式一起,才是寿命的“护航舰队”。不但让你更大概率活得长,更让你少进医院、体力精气更好,还有条件享受人生。
其实健康就在手边,从每天不碰烟酒的小事做起,哪怕现在开始也不晚。别迷信偶尔漏网的“烟酒长寿传说”,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只要生活方式持续向好,即使并非完美,也足以大大提升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3.《中国控烟报告(2023)》 4.《饮酒与健康:流行病学研究与政策建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5.《WHO全球烟草流行报告(2023年)》 6.《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年度报告(2023)》 7.《戒烟益处全解析》.中华预防医学会 8.《饮酒相关慢性病风险分析》.中华医学杂志 9.《老年人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4)》 10.《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