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董事长罗宾・丹霍姆于周一向股东发布公开信,核心提及若马斯克提出的1万亿美元基于绩效薪酬方案未获11月6日年度股东大会批准,马斯克可能辞去首席执行官(CEO)一职。
此番沟通正值特斯拉董事会因治理独立性受质疑、且面临股东信任压力的关键节点,也让这场薪酬方案投票成为影响公司未来战略走向的重要变量。
丹霍姆在信中明确,该薪酬方案的核心目标是“留住马斯克并激励其继续领导特斯拉至少七年半”。
她强调,马斯克的领导力对特斯拉从电动车初创企业成长为全球新能源巨头的历程“至关重要”,而在公司当前聚焦人工智能(AI)与自动驾驶技术突破的阶段,其角色更是不可替代。
“若缺乏能有效匹配其贡献的激励机制,特斯拉可能失去马斯克的时间、才华与长期愿景,这将直接影响公司在技术竞争中的核心优势。”丹霍姆写道。

根据方案细节,马斯克将获授12批与业绩强挂钩的股票期权,考核指标涵盖两大维度:一是市值目标,需特斯拉市值在约定周期内达到8500亿美元。
二是技术里程碑,包括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实现规模化商用、人形机器人完成量产落地等关键节点。
丹霍姆强调,该设计旨在“将马斯克的个人激励与股东价值、公司长期增长深度绑定”,避免短期利益导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薪酬方案推进的同时,特斯拉董事会正面临持续的治理争议。
多年来,治理专家与投资者倡导团体多次质疑董事会独立性——现有董事中多位与马斯克存在长期合作关系,被指难以有效监督其决策。
今年初,美国特拉华州衡平法院已推翻马斯克2018年的薪酬协议,判决明确该协议在谈判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且当时参与决策的董事“并非完全独立”,无法充分代表股东利益。这一先例也让此次新方案的合理性更受股东关注。
丹霍姆在信中同时呼吁股东重新选举三位长期董事——这三位董事均与马斯克有近十年合作经历,此前也因“关联性过强”遭治理机构批评。

她解释,保留核心管理团队稳定性“是特斯拉应对行业竞争的必要保障”,当前电动车市场价格战加剧,且谷歌、苹果等科技公司加速布局自动驾驶,“稳定的领导架构才能支撑技术研发的持续性”。
不过,外界对方案的质疑并未消减。
部分机构股东表示,1万亿美元的薪酬规模“远超行业常规水平”,即便设置业绩条件,仍存在“激励过度”风险。
另有治理专家指出,董事会若始终无法摆脱对马斯克的依赖,即便通过新方案,也难以解决长期存在的监督缺位问题。
“特斯拉需要的不仅是一份薪酬协议,更是一套能平衡创始人影响力与股东权益的治理机制。”某持股比例超1%的机构投资者代表表示。
随着11月6日股东大会临近,这场围绕薪酬方案与CEO去留的博弈已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若方案未获通过,马斯克的潜在离职可能引发特斯拉股价波动,且其主导的AI与自动驾驶战略或面临调整。
若方案获批,虽能短期稳定管理层,但董事会的治理独立性争议仍将持续,后续或面临更多监管审查。
目前,双方仍在通过投资者沟通会、公开声明等方式争取支持,投票结果将直接塑造特斯拉未来数年的发展格局。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