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民刘先生最近在营业厅咨询eSIM业务时,工作人员热情地请他关注企业微信朋友圈,“到时候开放的时候第一时间通知。“这种新型的业务咨询方式,与eSIM这一革新性技术形成了奇妙的呼应。
近日,随着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eSIM手机正从概念走向现实。苹果、华为、OPPO等厂商的eSIM手机已跃跃欲试,准备登陆市场。
从1991年芬兰诞生第一张信用卡大小的商业SIM卡,到如今完全虚拟化的eSIM,这场持续数十年的“瘦身”革命,正悄然改变我们的通信方式。
技术破冰:eSIM手机登陆市场,产业迎来全新机遇
据悉,eSIM技术并非横空出世。事实上,国内运营商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布局。中国联通自2018年推出eSIM可穿戴业务以来,已累计适配终端75款,服务用户数百万。然而,这些尝试始终局限于物联网或附属终端,未能触及手机这一核心终端。
今年的科技圈迎来了eSIM手机的破冰时刻。9月10日的苹果发布会上,新品iPhone Air成为中国大陆首款支持eSIM功能的手机。紧接着,OPPO在10月16日晚的发布会上宣布,Find X9 Pro卫星通讯版成为国内首款支持eSIM的安卓手机,预计11月上市。有数码博主爆料,华为Mate 80 Air同样将通过eSIM技术实现机身厚度的突破,有望控制在6mm以内。这一连串动态标志着eSIM技术正式进军手机主流市场。
什么是eSIM?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将传统SIM卡功能集成到手机内置芯片中的技术。消费者购买eSIM手机后,无需插入实体SIM卡,即可通过空中下载方式将电话号码写入手机。据介绍,eSIM技术的推广将带来智能终端的全面升级。由于减少了物理卡槽空间占用,手机设计可以更加轻薄。
同时,eSIM芯片直接焊接在主板上,大幅提升了手机在防尘、防水、抗震动等方面的性能。使用便利性是eSIM的另一大优势。用户告别了寻找卡针的烦恼,无需担心SIM卡遗失,开卡、换号等操作均可在无需实体卡的情况下完成。对于跨国出行频繁的用户来说,频繁换卡的困扰也将成为历史。
行业洗牌:eSIM重构竞争格局,服务成为制胜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eSIM技术的普及将深刻改变通信行业的竞争格局。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指出,长久以来,实体SIM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运营商维系用户的物理纽带。用户若想转网,需前往营业厅办理手续,过程繁琐,无形中形成了一道转换门槛。而eSIM的“空中写卡”功能,让用户仅需几步操作即可远程更换运营商,转网成本大幅降低。这意味着,运营商过去依靠SIM卡建立的用户黏性将逐渐减弱,能留住用户的将会也只会是优质服务。
可以预见,用户选择运营商的标准将更侧重于网络质量、套餐性价比、客户服务体验等软实力。能否在高铁、地铁等场景下保持稳定连接,是否提供个性化、透明合理的资费方案,都将成为用户是否“一键转网”的关键。面对这一变革,三大运营商已开始积极布局。中国移动表示将开展eSIM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技术攻关;中国电信则着力推动eSIM业务发展,为用户带来“免插卡激活、跨设备无缝协同、全球无缝漫游”的便捷体验。
当下,eSIM资费问题也成为当前用户关注的焦点。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关于手机eSIM业务的费用标准尚未明确。中国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透露,初期用户携终端到门店办理eSIM业务可能是免费的。而中国联通现有的eSIM业务分为一号双终端和独立号两种,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
eSIM的落地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便利,更带来全产业链的升级契机。eSIM手机业务试商用的启动,将带动产业链对eSIM加大投入,有望进一步拉动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终端等eSIM终端的更新和购买热潮。未来,凭借远程写卡、使用灵活等特点,eSIM技术将加速延伸至车联网、智慧城市、消费电子等各类智能场景,为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注入动力。
文、图|记者 潘亮
编辑:王智韬
来源:金羊网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