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是我国传统节气“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一、霜降的习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霜降节气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这个时期的柿子已经完全成熟了,具有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柿子中所含有的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可以充分补充维生素c。
2.吃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到了霜降节气的时候,地里的萝卜也长出来了,正是收获的季节。萝卜有着“土人参”的美誉,其营养是很丰富的,吃萝卜不仅能增进人的食欲,帮助消化,而且还有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

图源:千库网
3.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二、霜降如何养生?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随着寒意渐浓,冬日临近,霜降还是养生保健的好时候,那么,此时我们该如何养生?
1.慎起居
霜降时节,气候转凉,要早一点睡觉,以顺应阴精的收藏;又要早一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
2.防秋燥
霜降之时,秋燥更加明显,人体易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咽喉干痛、鼻干唇燥、皮肤干裂、便秘等情况。可以适当多食用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莲藕等。另外,可以白天喝淡盐水,晚上喝蜂蜜水,以补充人体水分,缓解秋燥造成的各种症状。

图源:AI
3.防秋郁
霜降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人们往往触景生情,情绪容易变得低落、消沉,甚至抑郁。此时宜动不宜静,应多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有助阳气生发,转移低落情绪。另外,可用中药代茶饮,选适量甘草、小麦、大枣,泡水后口服,以解郁润燥,安神健脾。
4.防秋寒
霜降节气,气温骤降,老年人极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儿童,尤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图源:AI
5.膏方补
针对霜降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如何了解自己该不该补,属于何种体质,属于何脏何腑有虚,应该怎么补?这些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进补。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补益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益肾气为主。雨水养生膏方为宜。
6.药膳调
珠玉二宝粥
组成:薏米,铁棍山药,粳米,柿霜饼,大枣,枸杞。
功效:健脾养胃,滋阴润肺。
药膳可起到辅助治疗和日常调理的作用,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您患有疾病,请咨询专业医生。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