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业尺码包容大倒退,97%模特是直筒身材,减肥药成推手?

最近看时装周的报道,真有点看不明白。

《VogueBusiness》刚出的报告说,这个月198场女装秀里,9000多套造型几乎全是一个身材的模特。

直筒身材的模特占了绝大多数,大码模特连1%都不到,中码模特也才2%。

这数据跟两年半前比,差得也太多了。

时装周模特身材有多“窄”

米兰时装周更夸张,55个品牌里就4个用了非标准尺码的模特。

《Vogue》那边负责编报告的ElektraKotsoni说,这是他们统计以来最低的比例,还说前景“糟糕透顶”。

我之前还见过不少大码模特跟直筒模特一起走秀、拍广告。

现在倒好,模特经纪公司MilkManagement的安娜・希林劳都不意外,说行业简直来了个360度大转弯,之前火的“身体积极性”运动,现在几乎见不到踪影了。

本来想时尚圈能慢慢包容不同身材,没成想又绕回老路上了。

数据摆在这里,那到底是啥让时尚圈又一门心思捧“瘦”身材呢?说起来,有种减肥药得背不少锅。

减肥药咋成了“推手”

就是那种叫GLP-1的药,比如Ozempic,本来是给糖尿病患者用的,结果现在成了不少人减肥的“神器”。

英国那边差不多150万人通过私人处方买这药,网上还有不少非正规渠道在卖,真正需要的糖尿病患者反而拿不到药。

心理治疗师苏西・奥尔巴赫说这是“身体的最新商业化”,我觉得这话挺对。

娱乐圈和时尚圈不少人都在偷偷用,好像瘦下来就能跟上潮流似的。

把治病的药当减肥工具,不光违背初衷,对糖尿病患者也太不公平了。

除了减肥药,还有些更极端的事在变多,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身材”,有人甚至敢对自己的骨头下手。

身材竟成“改造产品”

现在“芭比腰”手术特别火,就是把肋骨弄骨折了来缩小腰围。

苏西・奥尔巴赫说“我们把身材当成一种产品来生产”,这话一点不夸张。

卡戴珊家族那些真人秀天天晒极端身材,普通观众看久了,也觉得那样才好看。

我查了下,今年做这种手术的人多了,投诉也跟着涨了35%,不少人术后疼得受不了,恢复也困难。

搞不清这些人咋想的,为了个好看的腰,连健康都不顾了,真人秀这审美引导真的太歪了。

时尚圈的这种转变,不光模特受委屈,咱们普通想买大码衣服的人,也觉得越来越不方便。

消费者和模特都遭殃

大码模特为了有工作,只能被迫减肥转去中码市场,普通模特也不好过,样品尺码越做越小,穿不上就没工作。

安娜・希林劳说别骂模特宣扬瘦,压力都在设计师和品牌高层身上,这话我同意。

品牌那边更让人无语,英国大码服装市场值40多亿英镑,结果H&M、RiverIsland这些品牌,把线下的大码专区全撤了,想买只能在网上瞎猜尺码。

有朋友说网上买大码衣服,退货运费都花了不少,因为没法试穿,总买错。

之前也不是没好过,2023年英国版《Vogue》还把帕洛玛・埃尔塞瑟她们三个大码模特当“新超级模特”,费利西蒂・海沃德说2011到2017年是大码模特的“黄金时代”。

结果呢?这季普雷舍斯・李就走了1场秀,吉尔・科特莱夫2场,帕洛玛・埃尔塞瑟5场,2017年很火的AshleyGraham也才3场。

设计师瑞克・欧文斯上季还请了16个大码模特,这季一个都不用了,费利西蒂・海沃德说“看到这情况真难过”。

如此看来,之前不少品牌喊的“尺码包容”,怕是就当个噱头,吸引完媒体关注就抛到脑后了。

时尚圈这一转弯,转得让不少人失望。

本来以为能朝着更包容的方向走,结果又退回到只认一种身材的老路上。

毫无疑问,时尚不该只围着“瘦”转,不管是模特还是消费者,都该有更多选择。

品牌要是真看重大码市场,就别光嘴上说,把线下专区弄回来,让大家能试穿,设计师也别总盯着一种身材,多考虑不同体型的需求。

要是一直这么倒退,怕是以后想在时装周上看到不同身材的模特,就更难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时尚   尺码   模特   身材   品牌   巴赫   英国   安娜   糖尿病患者   时装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