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古诗放在今日海南,倒像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又吹到了琼州海峡。
1978年的寒冬里,十一届三中全会播下的改革种子,在2025年12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在海南岛绽放出新的开放之花。
要说这封关大戏的台前幕后,还得从2018年说起。
那会儿海南刚摘掉"国际旅游岛"的旧帽子,转身戴上"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冠冕。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靠房地产撑门面的热带岛屿,六年时间里硬是把自己活成了"四驾马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农业,这四大产业2024年贡献了全省67%的GDP,比2019年足足涨了12个百分点。
这番脱胎换骨的本事,怕不是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古训给加速了十倍?
您要是问这封关到底咋回事?
简单说就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好比家里来了贵客,大门(一线)敞开迎客,后院(二线)门锁着但留了侧窗。
从境外来的货物,74%的税目直接零关税,在岛上转悠不用交税,加工增值30%还能免关税卖到内地。
这招"借鸡生蛋"的功夫,可比当年深圳"三来一补"玩得更溜。
不过最让老百姓关心的是,去海南玩会不会变麻烦?
发改委的大佬早放了话:除了部分货物要查验,人员进出照旧。
您该去三亚晒太阳晒太阳,该买免税品买免税品,说不定明年去还能赶上更便宜的进口商品。
倒是那些想在海南买房的朋友要注意了,虽然限购政策可能松绑,但购房逻辑要从"炒短线"变成"看长线",毕竟零关税吸引的企业和人才,可是实打实的住房需求。
要说这封关最妙的地方,还得数"岛内自由"。
全岛13个市县就像一个大家庭,货物、资金、数据在里头流转,比自家客厅还顺畅。
您想想,要是把海南比作一口大锅,现在锅里炖的不只是椰子鸡,还有数字经济、清洁能源这些新菜式。
去年海南累计吸引外资174亿美元,超过之前三十年总和,这数字够让不少内陆省份眼红的吧?
不过也有老辈子担心:这么个玩法,会不会把海南玩成"政策飞地"?
要我说,这倒像当年深圳特区"摸着石头过河",只不过现在石头换成了数字经济的"云梯"。
您看横琴封关半年,和澳门的经济融合就像煮咖啡,越搅越香。
海南这锅"特区汤",怕是要熬出更浓的国际化味道。
说到国际化,海南可没少下功夫。
从对接CPTPP到DEPA,这些拗口的经贸协定,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海南要当中国对接世界的"翻译官"。
您要是做外贸的,以后在海南谈生意,可能比在广州还方便;要是搞科技的,说不定哪天在博鳌论坛就能碰到阿拉伯的石油大亨。
眼瞅着封关日期临近,海南岛上的椰风海韵里,正酝酿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这波操作,到底是海南的春天,还是全国的机遇?
当零关税的货物在岛上自由流动,当全球的人才在博鳌碰撞思想,当三亚的免税城变成国际购物天堂,您说,这会不会是中国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两千年前李斯在《谏逐客书里的话,放在今天的海南再合适不过。
当12月18日的朝阳升起在南海之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岛屿的开放,更是一个国家继续深化改革的决心。
这盘大棋,您准备好当看客还是参与者了?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