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千万不要频繁算命,否则命会越算越薄。”
这句话或许意在提醒人们:无论出于趋吉避凶的愿望,还是对前途命运的好奇心,频繁算命都可能导致心态上的负面影响。
然而,无论我们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终究难以摆脱命运和时代算法的制约。
刷短视频时,算法永远推荐给你偏好的内容,你越喜欢什么,越容易看到更多喜欢看的东西。
人生是不是也有一种算法呢?
有的人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曾教授则说“三分努力,七分天分”。
到底真相如何?易经中早就给出了答案......
01
人生皆有定数
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迟早会死,但是不知道怎么死,什么时候死。
如果连自己怎么死,什么时候死都知道的话,那就太没趣了。
每天早上起来,划掉一天,还能活一千天,第二天起来,划掉一天,还剩九百九十九天,那就完蛋了。
我们要保留一点未知,让自己去奋斗,但是这还不是最好的办法。
一切有定数,这句话是不容怀疑的。
一切有定数跟命定论,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必须要说明,世界上根本没有命定论,那是迂腐的读书人创造的奇怪的名词。
如果有命定论,那我们就一直躺在床上,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人一生的努力,就在证明自己有什么样的定数。
你一辈子努力,努力到最后,才知道原来自己这辈子是来当总经理的,这就是你的定数。
你一生努力,努力到最后,才知道自己这辈子是来开计程车的,这也是你的定数。
定数是要到最后才知道的,因为定数会变。但是定数能变的只有30%,不可能变太多。
现在人教小孩,说七分努力,三分机会,实际上是不对的,应该是三分努力,七分天分。
我敢说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天才一般二十几岁就死掉了。什么叫天才?就是不需要老师教的人,有老师的人就不叫天才。
因为老师不可能是天才,跟老师学习的人更不可能是天才。
天才是无师自通的,这种人大概十几岁就开始有很好的表现,等到二十几岁表现完了,就回天上去了。
我们要庆幸自己不是天才,也不要把自己的子女看成天才,那是在咒自己的子女。
大家要慢慢有一点点进步,去发现自己的定数在哪里,然后就要安足。
安足等于适可,安足的时候就要止了,就不能再往上求了。
02
一切有定数才踏实
“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一切都是有数的。一切有定数,但是天意难测,这很奇怪,这不很奇怪吗?
天有定数,天意难测,天象随时都在变,这什么意思?我们常说,一切有定数,这是事实,只是我们没有听懂。
如果宇宙间没有定数,自然怎么演变?那人类会恐慌的。
我们今天过的日子很踏实,就是因为一切有定数。
我们知道剥极必复,知道否极泰来,知道一切都是循环反复,对未来才不会感到恐惧,因为我们心中有数。
但天有天象,就是所谓的天文;地有地象,即所谓的地理;人有人象,即所谓的人事。天上、地下、人间,全都是象。
《易经》概括出三个字,叫作天垂象。天只是一种现象而已。天是不说话的,但它会用各种现象来告知人们的吉与凶。
至于人们要怎么做,是人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皆有规律,但是利用各种自然现象,告诫人们何为吉凶。
我们要眼观天象,心中有数,正确发挥人类的主观作用,在出现问题时,做到及时补救。
可见,成败是有定数的,治乱是有形势的,最主要是你自己去跟进,你自己要掌握好。
该进时要进,该退时要退;该跟这个人讲话,你不讲你就丢掉一个朋友;不该跟这个人讲话,你偏讲你就失言,你就倒霉。
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03
定数里有变数
人生的遭遇,有变数也有常数。变数的部分可以创造,而常数的部分,那就只好接受了。
了凡先生在没有遇见云谷禅师之前,受到孔老先生的影响。
深深觉悟一个人一生的遭遇,不论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有命,都有时节因缘,一点儿也不能强求。
凡是命中有的,什么念头都不想,到时候也会自然出现。而命里没有的,任凭怎么动脑筋,也求不到。
他的觉悟,并非全然没有道理。至少大前提是,不论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有命,是十分正确的。
后来云谷禅师告诉了凡先生,大善和大恶的人,都不受命运的拘束。
了凡先生二十年来的命运,都被孔老先生算定,一点儿也没有改变,证明他是一个标准的凡夫。
这说明定数里有变数,是了凡先生从来不知道的事情。
孔老先生给了凡先生算的,不过是定数。照着去走,加以全力配合,当然十分精准。
但是变数掌握在了凡先生自己的手中,只要有意改变,是能够变动的。
改变命运有风险性,不改变呢?同样有很大的风险。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所做的选择,究竟对不对,依据算命先生的批示,谁知道是可靠的,还是猜测的?
就算大家都说可靠,准确度如何?万一被误导,岂不是十分冤枉?
明明有改变的可能,却由于自己的愚昧,放弃了做得更好的机会,当然很不值得。
最好的办法,便是不可不变,而又不可乱变。
变有百分之八十是不好的,反过来说,变也有百分之二十是好的。
我们要变得合理,控制在百分之二十的范围内,应该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方式。
有所不变,是遵守常理,重视常数。有所变,则是合理应变,符合做得更好的改善要则,而不至乱变。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