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活了!从“收购苹果”到“九年磨面”!罗永浩:创新不分赛道

罗永浩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收购苹果”,不是“AR眼镜颠覆世界”,更不是“直播还债”,而是——他要卖泡面了。8月21日,他在微博宣布,今晚7点将在抖音“康师傅官方旗舰店”直播,发布一款名为“特别特鲜”的泡面,号称“九年磨一面”“重构你对泡面的想象”。更离谱的是,他还自曝:九年前,这个“泡面项目”差点搞垮锤子科技。好家伙,一个卖手机的,当年因为“分心搞泡面”把公司差点搞黄,现在转头回来专职煮面,这剧情比《甄嬛传》还跌宕起伏。网友直接炸锅:“罗永浩这是把创业玩成《分手大师》了?从科技圈‘分手’,跟快消品‘复合’?”


一、从“改变世界”到“煮碗好面”:罗永浩的“创业降级史”

罗永浩这辈子,就没脱离过“争议”这两个字。早年间搞英语培训,靠“老罗语录”火遍全网,骂新东方、怼教育体制,活脱脱一个“反骨仔”;后来一头扎进手机圈,要做“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发布会开得比演唱会还热闹,结果锤子科技烧光10亿融资,欠了6个亿;接着转型直播带货,别人卖口红他卖卫星,硬是靠“真还传”圈了一波粉,还清债务后又飘了——宣布All in AR,要做“AR时代的苹果”,结果一年烧光几个亿,含泪解散硬件团队,说“十年内AR眼镜都没法商业化”;转头又说要搞AI软硬件,结果“软件出了工程灾难”。

现在,他终于“落地”了——从“改变科技行业”到“改变泡面口感”。这落差,比从珠穆朗玛峰跳进马里亚纳海沟还刺激。有网友调侃:“老罗创业路径:英语培训(嘴炮)→ 手机(理想)→ 直播(搞钱)→ AR(做梦)→ 泡面(务实)。建议下一步直接去开包子铺,毕竟‘工匠精神’用在发面上也挺合适。”

但你别说,罗永浩玩营销是真有一套。别人卖泡面:“新口味,加个蛋!”罗永浩卖泡面:“九年磨一面,特别单篓水煮工艺,重构对泡面的想象!” 这话听着耳熟不?当年他卖手机时说“重新定义旗舰机”,搞AR时说“重新定义下一代计算平台”,现在轮到泡面:“重新定义速食面口感”。合着在罗永浩眼里,万物皆可“重构”,只要前缀加个“特别”——特别单篓、特别鲜、特别有故事。

最绝的是他把“泡面”和“锤子科技”绑定。他说:“九年前锤子盈利前夕,我被这个项目诱惑,分心了,间接导致锤子失败。”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兄弟们,当年我要是专心做手机,锤子早就成了!都怪这碗泡面太迷人!现在我回来把它做好,也算给当年的遗憾一个交代!” 这波“卖惨+情怀”,直接把泡面的“身价”抬到了“科技产品”的高度——别人家的泡面是速食,罗永浩的泡面是“未竟的理想”。

二、“单篓水煮工艺”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罗永浩给泡面加的“科技buff”叫“特别单篓水煮工艺”,号称“能吃出鲜煮面的口感”。这话听着玄乎,咱来拆解一下:泡面的痛点是啥?脱水面饼泡出来软趴趴,没嚼劲,汤味进不去。传统工艺是把面条蒸熟、油炸脱水,追求的是“快泡即食”。罗永浩说的“单篓水煮”,据业内人士猜测,可能是把面条分篓煮,避免粘连,再用非油炸工艺脱水,理论上能保留更多麦香和嚼劲。

但问题来了:这技术是罗永浩首创的吗?值不值得“九年研发时间”? 随便搜搜,康师傅、统一早就有“非油炸泡面”,甚至有品牌推出“鲜煮面冻干技术”,价格比普通泡面贵3-5倍,销量平平。为啥?因为消费者买泡面图的就是“方便、便宜”,你搞个“黑科技泡面”,定价要是超过10块,谁买?学生党嫌贵,打工人嫌麻烦——有那钱我点个外卖不好吗?

更讽刺的是,罗永浩这次合作的是“康师傅官方旗舰店”。康师傅是谁?泡面界的“黄埔军校”,一年卖几百亿包,啥工艺没有?结果现在要靠罗永浩这个“科技圈门外汉”来“重构想象”?这不就等于说:“康师傅搞了30年泡面,不如罗永浩九年磨一剑?” 要么是康师傅借罗永浩的流量割韭菜,要么是罗永浩借康师傅的生产线“挂羊头卖狗肉”。反正最后买单的,大概率是那些喊着“老罗加油”的情怀粉。

有网友扒出:罗永浩2022年退出直播时,说要“押上一切做AR”,结果一年后就说“AR十年内无法商业化”;2023年说要搞“AI软硬件结合”,结果“软件出了工程灾难”;2024年6月说“纯软件方案两三个月上线”,现在影子都没有。合着他的“九年磨一面”,是把AR、AI失败的时间都算进去了? 这时间管理能力,比当代大学生赶DDL还离谱——AR烧钱烧不动了,转头发现泡面“研发周期短、投入低、变现快”,可不就成了“救命稻草”?

三、罗永浩的“创业魔咒”: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回顾罗永浩的创业史,就是一部“理想主义者的碰壁史”。他总觉得自己能“降维打击”,用“跨界思维”颠覆行业,结果每次都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

罗永浩的问题在哪?他总把“个人情怀”当成“用户需求”。他以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市场需要的。做手机时,他觉得“对称美学”“实体按键”是刚需,结果消费者想要的是“续航长、不卡顿”;做AR时,他觉得“颠覆交互方式”是未来,结果消费者连“戴眼镜会不会晕”都没解决;现在做泡面,他觉得“鲜煮口感”是痛点,结果消费者可能只想“5分钟吃饱,10块钱以内”。

更搞笑的是他的“发布会依赖症”。卖手机开发布会,卖AR开发布会,现在卖泡面还要开发布会。直播预告里,他说“如此特别的泡面,当然值得一场发布会”,配的海报是黑底白字,文案写得跟苹果新品发布会似的。网友锐评:“建议下次卖袜子也开发布会,主题叫‘九年磨一袜,重构对脚感的想象’。”

四、从“罗永浩”到“罗老师”:情怀还能吃多久?

罗永浩最牛的本事,不是搞科技,也不是做产品,而是把“失败”包装成“悲壮”,把“割韭菜”说成“理想主义”。当年锤子倒了,他说“我会还清债务”,靠直播带货圈了一波“真还传”粉;AR失败了,他说“至少证明了此路不通”,又赚了一波“敢想敢干”的人设;现在做泡面,他把“锤子失败”归咎于“当年分心”,顺便给泡面镀上“情怀金箔”。

但情怀这东西,就像泡面里的调料包,第一口挺香,吃多了齁得慌。罗永浩的粉丝群体,大多是当年被他“英语培训段子”“手机发布会金句”圈粉的80后、90后,现在这批人要么成了“打工人”,要么当了“奶爸”,钱包捂得比脸还紧。你让他们花20块买一碗“罗永浩牌泡面”,尝尝鲜可以,长期复购?难。

更何况,泡面市场早就杀成了红海。康师傅、统一、白象三分天下,新兴品牌如“拉面说”“汤达人”靠“高端化”勉强分一杯羹,但本质还是“性价比内卷”。罗永浩想靠“单篓水煮工艺”和“情怀营销”撕开缺口,概率堪比“用泡面汤浇灭火山”。

有个细节很耐人寻味:罗永浩这次是在“康师傅官方旗舰店”直播。这说明什么?他不是自己做品牌,而是给康师傅“站台带货”。说白了,就是收了康师傅的钱,用自己的流量卖货。这跟他当年“自己做锤子手机”“自己搞AR公司”完全不同——以前是“老板创业”,现在是“网红接广告”。

从“创业者罗永浩”到“带货网红罗老师”,他终究活成了自己当年最鄙视的样子。当年他骂“手机厂商没创新”,现在给泡面站台;当年他说“直播带货是低级趣味”,现在靠直播卖泡面。网友说得扎心:“老罗不是在创业,是在玩‘角色扮演’——今天演科技大佬,明天演悲情英雄,后天演美食家,反正总有一款人设能收割粉丝。”

结语

今晚7点,罗永浩的泡面发布会就要开始了。不管“单篓水煮工艺”是真是假,也不管“九年磨一面”是不是噱头,这场直播大概率会火——毕竟有“罗永浩”三个字,就自带流量。但热闹过后,消费者会不会为“情怀泡面”买单?康师傅能不能靠这波营销提升销量?罗永浩能不能借此“东山再起”?

答案可能藏在他的创业史里:每次他喊着“改变世界”,结果都在“改变自己”。从“收购苹果”到“给康师傅带货”,从“科技理想”到“泡面情怀”,罗永浩用九年时间证明了一个道理:创业者的终极目标,可能不是颠覆行业,而是活下去——哪怕是以“卖泡面”的方式。

最后送老罗一句网友的神评:“建议下次创业直接开个‘罗永浩失败博物馆’,展品包括:锤子手机、AR眼镜、未面世的AI软件,还有这碗‘九年磨一面’的泡面。门票99块,情怀无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科技   赛道   苹果   罗永浩   泡面   康师傅   锤子   当年   情怀   手机   发布会   工艺   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