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江 顾兴海 许倩
日前,一项关乎千万家庭生育信心的重大政策正式落地——《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首个全国性、普惠性育儿补贴制度全面建立,为家庭生育养育注入强劲“定心剂”。
根据《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实现 “从出生到入园”的经济支持覆盖。
这一全国性政策落地的同时,白银市结合实际需求,推出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暖心政策”:自2024年2月1日起,“取卵术”等12个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均可在门诊就诊后按政策报销。
白银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文雯介绍,该类项目不设基金起付标准,按照乙类项目先行个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再按60%的比例进行报销,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不挤占门诊统筹、门诊共济基金限额。
政策的温度,最终要落在每个家庭的获得感上。“头胎时,我领到了2万多元的产假补贴,现在再加上每年3600元的育儿津贴,三年累计就是1万元出头,这两笔加起来得有3—4万元,经济压力真的小多了!”33岁的王文莹正在二胎待产,她与丈夫早已为补贴做好规划。
说起现在的生育保障,王文莹脸上满是笑意:“孩子还没出生,国家‘大红包’就已经到位。这次产检还有门诊统筹,1200元的报销额度几乎覆盖了大部分费用,到现在我自己也就花了一两百元。
在她看来,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让生二胎、三孩压力小了,大家也更愿意生了。
除了育儿补贴与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暖心政策”,白银市今年还针对性提高了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和额度,对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实行分类保障,像住院分娩、产前检查、计划生育等费用都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实现从“怀得上”到“生得下”的全周期保障。
“我市女职工的产前检查费用提高至500元,叠加职工普通门诊统筹,产前检查最高可报销1700元。”何文雯介绍说,“同时,取消生育医疗费中正常分娩和剖腹产定额报销政策的规定,将正常分娩、剖腹产住院报销政策与因分娩引起并发症、合并症的住院报销政策保持一致,按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规定进行报销,提高我市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计划生育相关保障也被纳入政策“组合拳”。计划生育手术同样可享受生育津贴,标准清晰明确。何文雯告诉记者,妊娠四个月以下流产的最多报15天,四个月以上引产的最多报42天,能够保障在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医疗费用支出。
今年以来,从全国性普惠育儿补贴到白银市医疗保障升级,一项项暖心政策持续落地,让越来越多的家庭感受到来自政策的温度。“甜蜜的负担”轻了,生育和养育的信心变足了,白银万家幸福梦正被这张坚实的生育保障网稳稳托举。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