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那部原定7月31号全球预映,被官媒力挺的红片《731》,还是没能和大家见面!
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撤档传言刚传出不久,一个自称是举报者的男子便现身,他在个人账号得意洋洋发声:“《731》在我坚持不懈的反对的努力下,该影片终于停播了。”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竟拍手叫好!
网友顿时怒了,铺天盖地的谩骂如潮水般朝对方涌去。
甚至还有“吃瓜群众”“下场”,扒出男子身份,却发现其身份不简单……
《731》电影一直深受观众期待与欢迎。
截止到7月31号,某平台上显示想看人数已超过三百万,观众对它的期待值远超另一部《东极岛》!
不仅是观众,这部由东北三省和青岛方面联合制作,姜武、王志文、李乃文、温碧霞、林子烨等实力派演员倾情演绎的佳作,还受到央媒的极力推荐。
要知道,央视可是鲜少只为一部影片做宣传,但《731》却得到如此待遇,足可见,官方对其有多重视!
然而,即便如此,这部红片还是没能“如期而至”。
早在7月29号,有关记者便发现,某平台此前显示的“2025年7月31日”的字样已经没了,悄然变成“2025年中国大陆上映”。
31号下午,有记者也联系了武汉几家电影城工作人员,一家工作人员说法模糊,而另一家却明确给出“影片撤档”,“没片源”的回答。
甚至就连《731》电影官方账号最新动态也定格在7月7日这一特殊日期,之后再没消息。
显然,就目前来看,电影又延期了。
一时间,网上“炸了”!
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有人说:“延期不打紧,但一定要上映。”
也有不少人搞“阴谋论”,觉得这部红片之所以没如期上映,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捣鬼”。
网友反应
而就在大家猜测之际,一名自称是举报者的男子率先“蹦跶出来”,发布了一作品。
视频中的他穿着一件颜色亮丽的polo衫,穿着倒是一本正经,但说起话来却让人忍不住皱眉。
面对镜头,他上来就说了一句:
“这个原定于7月31日全国公映的电影731部队,在我坚持不懈的反对的努力下,该影片终于停播了。”
看他那模样,似乎还颇感骄傲,着实令人无语。
随后的几十秒里,男子还“攻击”起了《731》的导演和演员,觉得导演赵林山等人拍这样题材的影片是“吃饱了撑了没事干”。
在他看来,731事件已过去那么多年,如今非要旧事重提,何必呢?既然已生活在美好年代,就得活在当下。
除此之外,男子甚至还提出这样一观点,他和个别家长一样觉得那些血腥内容不适合孩子看。
可小朋友不宜观看,大人总能看吧。
几百万观众耐心等待那么长时间,却没后续合适吗?
当看到男子发布的不当言论,众多网友也是忍不住涌入其评论区,对男子进行谩骂,像什么“国家败类”“不配当国人”等言论充斥在评论区。
网友的愤怒,即便是隔着屏幕也能真切感受到。
除了那些批判男子的网友,还有不少“吃瓜群众”,他们在质疑之余,也扒出了那名男子的身份。
这男的是谁?
男子称好
仅凭他一人真能让《731》停播吗?
翻看举报者的账号,这男人是江西人,疑似还是一名高知识分子,毕业于中南大学,今年30岁。
男子此前在个人简介中自称21年高压电力工程师,某电力技术培训的“老师”。
另外,他还在作品中自称和某汽车品牌老板有关系。
但这些信息的真伪,我们无从知晓,毕竟网络具有虚拟性。
不过,可以知道的是,这男人有些偏激。
翻看他作品也可发现,他发布的消息大多都是负面的,即便是正能量的东西,男子也会从悲观视角去表达观点。
比如,他聊福耀科技大学,认为福耀科技没经过文化熏陶,以后很难成名校。
人家学校刚起步,就“泼冷水”?
在男子看来,福耀只招50个人,也没什么发展前景;
他谈东北大学6个学生事件,声称学生的命就是如此。
从以上这些便能看出,即便是男子真的有文化,真是中南大学毕业生,男子品德也一般。
也难怪他会讲出那番消极的话。
让人大快人心的是,现在男子发布的有关《731》电影的视频已经被网友们举报下架了,现在已找不到了!
网友举报其作品
而男子似乎也是觉得事闹大了,赶紧发了致歉作品,不料却是再引风波……
涉事男子
他在作品中一脸严肃的表示,希望网友可以理智全面的看待这个事。
但却是没认错,没提一句道歉,更没进行深刻反省。
看模样,这人似乎还有些不情愿。
网友一时间又怒了,觉得男子态度一点儿也不端正。
除此之外,也有“犀利”的人指出,什么道歉,不就是“认怂”,害怕了,生怕自己惹上事。
可害怕就完了吗?
发了所谓的致歉视频,就可以“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了吗?
从男子决定发视频那一刻起,他便理应做好心理准备。
在网上发布不当言论,等待他的只会是无数国人的谴责!
而从男子的反应来看,男子估计是江西一网络博主,他大概率是故意和网友“唱反调”,目的应该只是为了借这话题引流。
既然如此,那么,《731》电影为何没能“如期而至”呢?
其实,一部电影的上映从不是简单的,它需要历经诸多流程,前期要编剧本。
然后得将剧本卖给制片人。
等资本介入后,电影才正式立项。
立项的电影往往可以在“国家电影局”这个平台看到。
接下来再组建团队,包括导演组、摄影组等工作人员,这环节时间不固定,需要看电影制作的大小和复杂程度而定,有的只需一两个月,有的则需要几年。
等做好影片,重点也来了,必须经审查。
若是这环节通过,便可拿到影片公映许可证,它也就是我们知道的“龙标”。
拿到龙标后,电影方往往会找发行方进行宣传。
但到这,电影还不能确保上映,撤档、延期的风险依旧存在。
提及撤档,这些年,在电影圈,早已屡见不鲜。
像吴京执导的《战狼》,还有《八佰》,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以及《少年的你》都曾有过撤档经历。
撤档的原因也各异,《战狼》第一次撤是因为当时3D制作没做好,无法按时上映;
《八佰》是因“经片方和其他方商议”做出的决定,毕竟历史题材的影片要更严谨。
还有一些影片是因“避开其他影片的锋芒”而撤档。
说白了,撤档是一种商业竞争失败后止损的举措,于影视制作者而言,撤档更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可以增添观众对影片的好奇心。
虽然我们不知《731》电影没能“如期而至”的真正原因,但很显然,《731》这部影片成功吸引了更多观众的目光。
不过,《731》电影也确实值得我们等待,导演赵林山为其倾注诸多心血,期间还查阅了多达几百万字的文献资料,甚至还找到幸存者口述实录乃至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等,导演是用心良苦。
当然,部分观众的顾虑也能理解,可历史题材的红色影片存在的意义绝非宣扬仇恨,而是警示,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对于咱们来说,历史堪称是最佳的教科书与清醒剂,铭记历史也是为了捍卫民族尊严,防止旧事再发生。
对于《731》这部红片,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各抒己见。
涉事人删除的两则视频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