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角落与乡村的巷陌,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因精神障碍逐渐与社会失联,成为一座座“沉默的孤岛”。如何帮助他们安全“回归”?富平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正通过专业社工与志愿者的爱与陪伴,一步步唤醒沉睡的生命。
2025年4月至6月,在富平县民政部门的推动下,该项目通过三个月精准摸排,为辖区内两千余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一人一档,开展个性化服务。走访发现,多个像小军(化名)这样的案例正在发生积极改变。
小军独居于富平县集贤村,是项目跟进的重点对象。在5月9日社工首次上门时,院中杂草齐腰,屋内气味刺鼻,满地烟头、泡面盒和油污的锅具随处可见。小军蜷在沙发里,几乎不与人对视。
“他尝试用直播连接外界,但现实中极度封闭,社交信心几乎为零。”负责该个案的李社工介绍。针对小军的情况,团队制定了阶梯式服务计划:从个人清洁、环境整理,再到社交重建,一步步帮他走出封闭。
最近一次回访中发现,小军家中床铺整洁、锅碗洁净,院落也清理得干干净净。更可喜的是,通过“同伴支持”计划,他结识了同村志愿者,开始尝试外出和交流。“现在我会自己刮胡子,家里干净了,最重要的是——有了能说话的朋友。”小军说这话时,脸上带着笑容。
每一个微小的转变,背后都是社工、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努力的结果。据悉,该项目不仅提供居家援助,还引入“同伴支持”、社交康复训练等服务,逐步重建患者与社会连接的桥梁。
“精神康复是一条漫长之路,需要专业、耐心和全社会的支持。”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扩大服务覆盖面,完善社区康复网络,助力更多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