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后特朗普将收到噩耗,中方早就有所行动,美国的忙注定帮不了

大豆市场惊现大单转移!中国9月800万吨、10月400万吨几乎全给南美,美国出口遭遇重击——去年未见此场面!

南美大豆装船停不下来,巴西桑托斯港彻夜不息!中国灵活采购策略下,美国农户只能苦等订单无望……

9月,800万吨中国大豆采购订单指向南美。这个数字,让美国农业出口圈震动——往年由美国主导的出口窗口,在2023年出现逆转。

港口情况随之发生变化。巴西桑托斯港谷物码头每天上下船只,排队装载大豆前往亚洲。夜间灯火通明,工人和机械根本歇不下来。运期表格里,9月已被填满,运输企业全力保障装船计划无延误。

FOB价格差成决定性因素。南美大豆报价普遍低于美国湾区港口美豆10美元/吨以上。雷亚尔贬值后,价格优势更加明显。运费也大大低于美国同航线。

中国进口商的策略早已展开。7月开始试探报价,8月敲定大规模合同。9月货物计划压实,无缝连接国内压榨厂的原料需求。港口吞吐量保持高位,成排的船队在外等候进港。

南美能承接大订单,是供应链能力提升的直接体现。铁路运力和港口装卸效率,自2018年以来多次投入升级。桑托斯港、帕拉港年处理能力上升明显,足以支持数百万吨订单的快速流动。

采购行为并非偶然,背后是中国多年来对粮食进口多元化的部署。

美国则陷入被动。美豆收获旺季,本应是出口大干快上的时期。而出口码头冷清,仓库堆货,贸易商一筹莫展。美国农业部通报,对中国的大豆销售合同同比下滑,低于5年均值近三分之一。

美豆农户压力山大。不仅价格被南美压制,库存也逐渐堆积。有农场主直接减少明年美豆种植面积,转向玉米或小麦,规避风险。压榨厂则因采购延后而调整生产计划,整个产业链人心惶惶。

中国下单的逻辑看似单纯价格,其实远不止如此。货源多元、供应稳定、通关互认,是采购决策中的重要考虑。南美市场有完备的合作配套,从田间到码头到船运到检疫,形成“无缝对接”。

10月计划没有变——继续南美!谈判桌上的中国买家要求稳定400万吨订单。巴西与阿根廷自信应对,凭借库存和运能,完全可以覆盖客户需求。

今年南美天气,巴西和阿根廷普遍利好,无大范围灾害。旧作大豆余粮足,新作预期高,供应趋稳。这正契合中国进口商连贯操作的节奏。压榨厂生产线因此几乎无停滞,国内供应链连续不断。

阿根廷同样抢食市场。通过提前释放部分库存,与中国企业直接签下供应协议。检疫标准互认成为阿方打开中国市场的关键。农业对接日益深入,合作意向直指未来几年。

巴西出口商底气空前。他们深知,全球最大买家意味订单大、回款稳,不用担忧贸易风险。中国的稳定采购,也带动当地港口继续扩张产能,农户扩大种植。

美国出口线陷入“空窗期”,这是交易员口中的冷漠季。部分议员和农协呼吁政府介入,增加出口补贴,或者调整对华贸易态度。短期措施见效有限,结构性竞争力的提升短期难有进展。

美豆的困局更多是物流和交货周期不敌南美。美国中西部到港口的内陆运输冗长、成本高;装船效率与巴西差距大,交易商等待的时间被迫拉长,丧失议价主动权。

南美则节节胜利。连续两个月对华大单落袋,进一步坐实全球最大大豆出口区头衔。行业分析预计,美国全年对华出口额或减少数十亿美元,损失不容小觑。

中国的采购格局着眼世界。南美只是主力之一。黑海地区、非洲为试点的项目以及东南亚提供小量替代油料作物。这些渠道占比虽小,在特殊时期加以利用可以起到关键缓冲。

国内压榨厂能力已发生质变。沿海厂房升级,大量的进口大豆可以快速压榨分发。运输、仓储一体化运行。原材料一到口岸,检疫放行后马上投入生产,缩短原料转化周期,提升国产供应能力。

中国的采购策略也提升了与南美的配套。双方合作不仅只在贸易环节,还延伸到种植、冷链物流、供应基地建设。中巴农产品合作协议保证产品优先通关。阿根廷在加工环节的技术协作更加密切,强化供应链稳定。

美国方面,不少金融机构对市场表现冷淡。大豆期货经历一阵波动后即跌回原位。分析师认为,美豆要想重夺市场,光靠降价无法奏效,还需效率改革和成本控制。

中国采购“随时切换”能力,让任何单一出口国都难以掌控局面。这也是今年南美订单暴增、美国份额急降的重要背景。各国出口商都在积极争取发言权,但中国的采购决策握有变阵主动权。

议价优势逐年扩大。国际大豆贸易格局向中方倾斜已成趋势。南美各港口早早就为中国买家预留装船窗口,杜绝延误风险。订单体量大,资金结算稳,交易利益最大化。

北美农户和行业协会寄希望于美国政府的谈判和补贴,但面对供应链格局调整,这些措施短时间难以奏效。国内市场也开始探讨多元出口的可行性,试图减少对某一个买家的依赖。

检疫、通关等流程的差别成为无形成本。南美对中国执行检疫互认,使过关时间大幅缩短。美国流程繁复交货慢,多次被中国买家反馈效率不高,影响下单意愿。

展望后市,南美提供价格和服务“组合拳”,中国采购选择权愈发强势。美国若不在结构、运输和合作配套上大力改革,短期内难有逆转空间。行业的主导权倾斜态势,将继续在未来几个采购季延续下去。

中国多元化采购布局有序推进,南美连续获大单,供应风险大大降低。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中方手中。美国农业出口长期格局进入转型窗口期,后续走势引发全球关注。

总结


南美大豆已成为中国供应链核心环节,美国出口遭遇长期“空窗”,全球大豆竞争格局正在剧烈变化——你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财经   噩耗   美国   中方   天后   南美   中国   大豆   采购   巴西   港口   阿根廷   订单   农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