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风暴来袭:粮食、经济与能源的多重危机

2025年,全国乃至全球遭遇了一场极为反常的高温风暴。才经历了38度的七月,紧接着又迎来41度的八月。

多个城市的地表温度超过70度,一杯水泼上去瞬间蒸发。

自2025年起,这场席卷全球的高温风暴,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着我们生存的世界,悄然重塑全球经济版图。

联合国已发出警告,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炎热、危险,没有国家能在高温危机中置身事外。

那么,这场高温风暴究竟会对全球通胀、粮食和能源问题产生多大冲击?

高温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安全大崩溃。

全球主要粮食产区大多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不巧的是,受“热穹顶”效应影响,这两大区域成为此次高温和干旱的重灾区。

例如,欧洲一部分玉米产量已受干旱影响。今年7月,河南驻马店因高温干旱,降水量仅6毫米,较同期下跌96%,降水量极少,导致其夏季粮食收成不容乐观。

此外,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塞尔维亚表示粮食产量将大幅下降,有农户预计减产70%。关键在于,粮食与普通商品不同,每减产1%,价格便上涨8.5%。

据统计,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小麦、玉米产量减少6%以上,水稻、大米减产3%。以此计算,高温若持续蔓延,粮食价格涨幅在25%-60%之间并非夸张。

去年,日本就上演过类似情况,因高温大米减产,米价短期内急剧飙升,5月份10公斤大米售价达210元,堂堂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竟出现“全民抢米”的场面。

若高温风暴不止,可能不止日本,更多国家将面临粮食危机。要知道,2024年全球近7亿人口挨饿,粮食再减产,挨饿人数将更多。

高温还如同一柄无形利刃,直刺全球经济大动脉。

以欧洲为例,今年欧洲多国频繁出现40度甚至超45度高温,大量工厂因高温停产,1300所学校停课。仅西班牙两个月内,就有1100多人因高温死亡。

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旅游业贡献两国10%以上GDP,按常理夏天是旅游黄金季,但因温度过高,人们不愿出门,导致两国GDP因天气炎热原因而减少。

此外,高温使欧洲航运要道莱茵河水分大量蒸发,水位下降,货船通行受阻,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商品成本增加,只能提高售价,进而导致物价上涨,这对欧洲乃至全球经济都是沉重打击。

高温还会加剧世界能源短缺问题。

2022年,四川因极端高温,湖泊水分蒸发,水电发电量骤减,影响部分居民和工厂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今年高温,英国水电站发电量下降40%,法国部分核电站被迫关停。夏天本就是用电高峰期,发电量减少,导致大批欧洲国家电费大涨、大规模停电。6月下旬,欧洲电价上涨近两倍,每兆瓦电收费高达400多欧元,折合人民币3000多元。

在全球经济增速停滞的当下,原本期望AI、电动车产业带动经济突围,但这两大产业耗电量巨大,高温带来的电力短缺,给经济未来蒙上阴霾。

然而,高温背后的全球变革,不仅是灾难,或许也是一次契机。人类过度挥霍化石能源,致使温室效应爆发,全球变暖、温度飙升。高温虽令人苦不堪言,却也迫使人类寻求新出路,促使各国加大对风电、太阳能和核电的投资。

我国光伏企业已在非洲建起太阳能降温站,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处于顶尖水平,在这场宏大变革中走在前列。

信源来自

驻马店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驻马店市2025年8月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报告》

环球时报:《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 塞尔维亚农作物可能大幅减产》

环球网:《高温“灼伤”欧洲经济,热浪或致GDP损失0.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财经   高温   粮食   危机   风暴   能源   经济   欧洲   全球   发电量   塞尔维亚   驻马店市   干旱   全球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