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叔今年刚满50岁,依然是一副精气神十足的模样。每天清晨,他准时起床晨练,脸色红润,说话声音洪亮,头发也稀松地梳得整整齐齐。
与周围同龄人相比,王大叔总显得“年轻十岁”,甚至有街坊时常问他:“你是不是用什么补药啊?怎么身上总有一股子冲劲!”
大家羡慕之余,自己却常为“力不从心”而叹气。
有趣的是,王大叔每次体检都很自信地说:我这状态,八成是“雄激素好”。可这雄激素“旺盛”到底意味着什么?真的都是好事,还是也藏着风险?
其实,身体里雄激素水平,就像一把衡量中年男性活力的“隐形标尺”,若你发现自己有下面这几个现象,不妨偷偷高兴下——可很多人却忽视了其中的门道。
那雄激素高的男人都有哪些明显的表现?最后一个特征,许多人还真没注意过!
不少人把“雄激素旺盛”简单理解成“更有男人味”,其实它远不止于此。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35岁以后,男性体内雄激素——尤其是睾酮的分泌水平每年下降约1%。雄激素是维持男性第二性征、代谢、骨骼、心血管健康的关键激素。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张教授解释:雄激素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生理范围内适当旺盛。雄激素过低容易出现疲倦、性欲减退、骨质疏松等问题,而充足的雄激素水平则能带给男性更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有些男性常年精力充沛、很少失眠、易于燃脂增肌,这大概率离不开体内雄激素的‘加持’。”张教授提醒,通过生活习惯保持激素平衡,比盲目补充保健品更科学。
外表年轻有“型”
研究发现,雄激素旺盛的男性更易表现出皮肤紧致、头发浓密、胡须旺盛。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对比实验中,雄激素水平高组平均皮肤弹性评分高出低组18.7%。头发生长速度明显,脱发概率相对较低。
体力与耐力上佳
雄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红细胞生成,因此“不易疲劳,运动后恢复快”。
有数据显示,雌激素适中的成年男性最大摄氧量(VO2max)可高出同龄低激素男性14%,平日爬楼、走远路、搬重物,喘的不明显,更少出现“力不从心”的尴尬。
体脂更低,容易增肌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2022年随机抽样2,000名中年男性,雄激素水平高者,体脂率平均低2.5%,而骨骼肌比例高3.1%。这意味着不容易发福,更容易练出结实线条。
心情稳定、专注力强
雄激素影响大脑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调节,雄激素状态好的人易于情绪平稳、反应快、工作学习专注。
有关检测发现,76%的高雄激素男性自评“易缓解压力、很少抑郁焦虑”,而低水平组则差异明显。
生理功能更理想
雄激素直接参与性功能及夜间修复,有节律的分泌有助于维持性能力、预防勃起功能障碍、提升生育力。
据《中华男科学杂志》数据,中老年人群睾酮充足,性生活满意度提升明显、相关问题发生率下降近24%。
你是否“中了”这5大特征?很多人忽视第5点
不过要注意,即使符合上述特征,也不能掉以轻心——过于激进的生活习惯或药物刺激激素分泌,反而有可能带来前列腺等隐患。所以,如何科学维护“男人本色”?
健康饮食,远离高糖高脂
膳食中富含优质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锌和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支持雄激素合成。如牛奶、瘦肉、坚果、贝类和鸡蛋。过多饮酒及油炸高热量,反而抑制睾酮分泌。
规律运动,重视力量训练
每周3-4次中等强度有氧与抗阻训练,可提升睾酮水平8-15%。推荐慢跑、深蹲、俯卧撑及弹力带锻炼。运动有“激素保护伞”的作用,久坐伤男性荷尔蒙。
睡足7小时,避免熬夜
睡眠不足被证明会使睾酮水平下降10-20%。夜间23时至凌晨2点为激素分泌高峰,规律作息是“养激素”的关键。
杜绝滥用补品/药物
非专业医师指导下,擅自服用雄激素补剂,反而可能干扰内分泌,甚至增加肿瘤风险。建议补剂仅在医学确诊后按需使用。
定期体检,监测激素与健康
每年体检时建议检测生化指标和睾酮水平,一旦发现相关异常,及时干预。早发现、早处理,是预防慢性病和激素失衡的保障。
注: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北京协和医院健康科普网
国民健康营养指南(2022版)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男性中年激素水平对身体组分影响的横断面研究》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