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浙大“食堂顶流”靓园拌面:配方大公开!


在浙江大学的校园里,有一道美食堪称“食堂顶流”,那就是靓园拌面。近日,这碗让无数浙大学子魂牵梦绕的拌面配方终于公开,背后还有着一段暖心的故事。

缘起:一条留言开启的探秘之旅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小张,是靓园拌面的忠实粉丝。她几乎三分之二的早餐都是一碗靓园拌面。有一次,她和朋友聊起学校食堂的拌面,突发奇想若能做个“葱油拌面测评”定很有趣,加上想毕业后在家复刻,便在“浙大后勤”公众号后台留言询问靓园拌面配方。

没想到,后勤集团饮食中心很快发出邀请,小张得到了一次深入后厨探秘的机会。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参观,而是能揭开靓园拌面神秘面纱的特别之旅。

配方大揭秘

进入后厨,小张发现,这碗拌面的灵魂在于精心调制的酱油底。其配方为3斤酱油、6两米醋、20克盐、50克老抽,每份再额外加一点鸡精和味精。米醋的加入是一大亮点,师傅们将其融入酱油底,既能增添独特风味,又不会让人尝出明显的酸味。

面条选用的是细碱面。这种面条下锅煮几十秒即可出锅,而且放在碗里七八分钟都不会成坨,口感十分筋道。制作时,先铺好酱油底,将细碱面煮熟,再撒上葱花、榨菜,最后泼上热油,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葱油拌面就完成了。

背后的匠心与温暖

为了每天能让师生们品尝到这美味的拌面,食堂师傅们凌晨3点就得开始准备食材。中式面点组组长曹永刚师傅来自安徽,1997年就来到浙大工作,在靓园食堂负责拌面已有多年。

师傅们煮面时会根据师生的喜好调整火候。给年纪大的人煮面会软一些,给学生煮则煮到八九成熟,让面口感更硬一点。他们抓面条的功夫更是一绝,随手一抓就是125克的合适分量。

如今,靓园拌面每天要准备200多斤面条,能卖出约800碗。可最初,2002年刚推出时,它只是简单的面条加酱油。后来,食堂专门组建团队,不断尝试、打磨,才有了如今的美味。

一碗小小的拌面,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承载着浙大学子的校园记忆,也是浙大暖心后勤服务的体现。在每个食堂门口,都有美食心愿征集箱,还会举办新菜试吃活动。今年国庆前后,浙大后勤还推出“暖心生日面”服务,让学子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份公开的靓园拌面配方,是美食的密码,更是温暖与关怀的传递。相信吃过这碗面的人,都会记住这份独特的味道和背后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美食   配方   浙大   食堂   面条   酱油   浙江大学   师傅   米醋   后勤   葱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