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少年④|看不见的光,听得见的梦!扬州市茉莉花盲童管乐团用音乐点亮人生

8月21日,参加完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等五部委在浙江宁波联合举办的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茉莉花盲童管乐团回程了。在宁波站候场大厅,曾德炬同学用公共钢琴奏响《我和我的祖国》,老师华桂明将这温情的一幕用手机记录下来。这支由小学五年级至高二年级的31名视障孩子组成的管乐团,像茉莉花一样保持着纯洁和质朴的品质,用自己的方式为世界带来芬芳。

从“看不见”到“被看见”

这群特殊孩子用耳识谱、用肌肉记忆合拍

近日,在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上,这群 “用耳朵聆听乐谱,用心灵感受节奏”的孩子,倾情献演《茉莉花》,用清澈乐声诠释“看不见的芬芳”,让无数人热泪盈眶。

你是否尝试过闭着眼睛去学习一门乐器?对普通孩子来说,识谱、看指挥是学音乐的基础;但对茉莉花盲童管乐团的孩子而言,这些都是“奢侈品”。孩子们大部分来自经济收入微薄的家庭,有的家庭甚至父辈和祖辈都是盲人,大部分孩子都是音乐零基础。从毫无音乐基础到融通乐理知识,从个人独自完成乐谱,再到每个声部、每样乐器的完美融合,离不开日复一日地坚持与磨练,每个孩子每天要利用课余时间练习3个多小时。“有时候一首曲子要学一个多月。”江苏扬州特殊教育学校茉莉花盲童管乐团指导老师华桂明表示,过程很简单,但他知道,这些失去光明的孩子更需要音乐。

因视力障碍,他们无法像常人那样对照乐谱练习,更难通过眼神捕捉指挥的节奏——他们看不见老师示范,就用手去触摸老师的嘴巴、喉咙,记住这种感觉,再反复练习,变成肌肉记忆。吹小号最难的是高音区的长音,小号手陈奥初学时把嘴唇练得肿胀,经过多年不间断地练习,现已成为乐团团长。看不见指挥,怎么合奏曲子?只能靠记。他们似乎是一支没有指挥的乐团,但又是一支人人都是指挥的乐团。

从“追逐光”到“成为光”

一路走来,他们并不孤单

在追求光明的道路上,茉莉花盲童管乐团的孩子从来不是孤独的梦想家。在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在学校和老师帮助指导下,他们在管乐团学习成长,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乐团的萨克斯手朱文广,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慕名转学来到扬州特殊教育学校,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现在他是乐团副团长,和团员们在省市舞台奏响乐章,他说:“加入了乐队,有了更多的快乐和梦想。”大号手陈彦达通过音乐看到了更为精彩的世界,现在不但是优秀的乐手,更是很多展演活动的优秀主持人。他说:“我想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尽我所能回馈社会。”乐团里跟他们一样拥有梦想的孩子不是少数,虽然看不到光,但是他们在音乐里可以触摸到希望之光,演奏出理想之光。

如今,他们已能熟练合奏十几种乐器,先后斩获“中华杯”全国管乐展演最高奖、江苏省艺术展演一等奖,2025年再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残疾从来阻挡不了这群孩子追寻梦想的脚步,他们充满了力量,他们畅想未来,乐器修理师、盲人旅行家、盲人美食家、音乐老师……都是他们的梦想。“乐团的一部分孩子马上进入高三,为考入大学学习音乐专业做准备,我希望他们能不负这份荣誉,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华桂明老师告诉记者,新学期,乐团计划带领零基础新生为“国际残疾人日”准备一场音乐会,一切正在积极筹备当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贺东婷

摄影:罗皞 部分照片由省文明办提供

校对 盛媛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育儿   扬州市   茉莉花   乐团   少年   人生   盲童   音乐   孩子   老师   特殊教育   梦想   乐谱   乐器   盲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