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广宁,我远而敌近;宁远,我近而敌远。我不进逼敌,敌将进而逼我。今日即不能恢辽左,而宁远、觉华终不可弃。”——《明史·孙承宗列传》
“雄踞辽西,咽喉要地。”“山海要冲,边关锁钥。”
二战末美军航空测绘兴城周边地形图
按《辽史》记载“隰州,平海军,下,刺史。慕容皝置集宁县。圣宗括帐户迁信州,大雪不能进,建城于此,置焉。隶兴圣宫,来属。统县一:海滨县。本汉县。濒海,地多碱卤,置盐场于此。”
辽代曾在觉华岛上设立过 巖州 兴城县
又《金史·地理》记载:“海滨本慕容皝集宁县地,辽隰州平海军故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辽东志 明代宁远卫山川地理图
由辽史、金史可知,兴城地区在汉代即已有海滨县,东晋时期鲜卑人慕容皝自立为燕王,定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在兴城地区置有集宁县。
清光绪年间宁远州印(满汉文)
辽代为隰州平海军刺史下海滨县,辽圣宗统和八年(990年)迁兴州民至桃花岛(觉华岛)筑城设县,称兴城,属巖州。金代废隰州,以海滨县属瑞州(即明代广宁前屯卫)。元代废海滨县。
民国时期兴城县
明宣德三年(1428年),总兵巫凯、都御史包怀德以古瑞州(广宁前屯卫)与锦州(广宁中屯卫)之间相距300里,互相接应不便。又以兴城地方系京师通往辽东的咽喉要道,请析广宁前、中屯二卫新置宁远卫。并营建宁远卫城,周围五里一百九十六步,高三丈,开四门:东门春和、南门延晖、西门永宁、北门威远。
兴城(宁远卫)古城范围示意
明末因宁远战略意义险要,又增筑外城周长九里一百二十四步,亦开四门:东门远安、南门永清、西门迎恩、北门大定。
兴城县鼓楼
清代改宁远卫设为州,外城则淹没在时间长河之中。
兴城县城内街景
民国建立后废州府制度,宁远州被废为县。因湖南省已有宁远县,故取古代兴城之名为县名。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