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办酒席,我吃到了“热一热就上桌的菜”

一、老家办酒席,我吃到了“热一热就上桌的菜”

前阵子,我陪父母回老家奔了一趟丧,赶上村里办的那顿“正席”,热闹是热闹,饭却让我心里愣了一下:

菜,太多了。上得也太快。

可吃起来,一点锅气都没有。

炒菜没爆香的香味、炖菜没有“咕嘟”到软烂的口感——明显就是预制菜热一热就端上来了。

那一刻,我心头有点失落。

不是因为菜不好吃,而是因为,那种小时候热热闹闹、热锅热灶的“人情味”,好像也被预制菜一起打包进了冷冻柜里。

二、小时候办酒席,全村人都是“厨师”

我还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哪家办红白喜事,那叫一个热闹!

男人们搭灶台搬桌子,女人们系围裙拿菜刀,村里几个会掌勺的婶子一吆喝,整村的嫂子们都来了:

谁切菜,谁洗碗,谁配菜,谁端盘子——分工明确,没人偷懒。

为啥?

因为“今天我帮你家办席,年底我家办事你得来还”。

这不是“打零工”,这是农村最质朴的互惠合作。

我妈妈就是那个掌勺的“大厨”之一。

她一站上席桌,就仿佛战场最高指挥官:“小刘你去剁肉,老张叔你去烧柴,红烧肉要大火焖着!”

菜,不是快,是用心做的;

饭,也不是好,是你熟悉的味道。

三、农村宴席变了:全包、预制、省钱、快上加快

但现在的农村,已经越来越像一个“缩小版的城市”。

家里长辈都说:“现在谁家还自己杀猪宰鸡啊?麻烦得很!”

“都找宴席老板,从锅碗瓢盆到厨师小工,全包了,你只出钱就行。”

价格还便宜?

那当然。

在我们那边,700~800元一桌,十个人吃,你想请大厨现炒几十道菜?

除非老板是慈善机构,不然根本做不出来。

于是,预制菜就成了“最划算”的选择:

老板省事,不用带一堆人现场现做;

主家省钱,别家随个200元礼金,也不好意思办太贵;

客人也能理解:“谁在乎吃啥,就是图个仪式感。”

四、“预制菜”攻陷农村宴席?也未必吧

但如果你以为,农村宴席已经被预制菜“统治”了,那倒是偏颇了。

朋友圈里、评论区、知乎上,很多人有不同声音:

“我们村哪来的预制菜?鸡是自己养的,菜是邻居家地里拔的,肘子是当天炖的。预制菜?我们都嫌它贵!”

“我老家在南方农村,办白事还是自己组织厨师炒的,烟熏火燎的那种席,香得很,吃不完还能打包回家。”

“预制菜?没听过,我们村还在玩‘轮流借锅借盆’那一套。”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不是所有农村都“年轻人出走了、土地被承包了、厨师断层了”,有些农村保留着自给自足的能力,也保留着对“宴席”这件事的认真劲儿。

五、预制菜进村?看这三个关键因素够不够“狠”

事实上,预制菜“攻占”农村宴席,是有前提的:

1⃣ 村里老一辈“大厨”快退休了,年轻人根本不会做菜

越来越多村庄空心化严重,中老年厨师也越来越少,年轻人别说炒菜了,连切姜丝都费劲。

没人会炒,只好找外包。

2⃣ 农户不再自种自养,食材开始“市场化”

有的村里土地被集中承包出去搞葡萄园、果园、大棚去了,自家不养鸡、不种菜,食材靠买。

而买预制菜反而便宜,一锅乱炖反而贵。

3⃣ 农村办宴时间集中在节假日,厨师根本“抢不到”

春节、国庆才是办婚礼、搬新房的高峰期,厨师一单接一单,根本做不过来。

那怎么办?热预制菜最省事。

六、预制菜来了,味变了,人情也变了

最让人感慨的,不是菜不好吃,而是:

那种“全村帮忙”、“热锅热灶”的人情味,正在慢慢消失。

从前吃席,不光是为了“吃饭”,更是为了见老邻居一面,说是“聚会”也不为过。

现在呢?

宴席变成了一场按订单执行的项目。

厨师来了就开席,开完一摆手就走人,你连道谢都来不及。

吃席的宾客,也是吃一口就跑,少了几分“帮场”的意味,多了几分“打卡”的感觉。

七、农村宴席,还能“反击”预制菜吗?

有人问:“预制菜占领农村,还会反转吗?”

我觉得,当大家开始意识到它带来的问题时,变化就会悄悄发生。

就像有人在评论里说的:

“现在村里老人越来越反对预制菜,大家尝得出味道好不好,谁也不傻。”

“现在一听说是预制菜,亲戚邻里就开始嘀咕:这家是不是舍不得花钱?”

你看,农村社会里,口碑比菜单更重要。

只要饭菜够实在,客人吃得开心,谁也不会嫌你“没效率”。

八、宴席在变,但也别忘了,它不只是吃饭的地方

小时候家乡的宴席:

菜是热的,

台是木的,

汤是熬的,

人情是甜的

现在宴席:

菜是热完就上,

桌子是一次性的,

所有人吃完就走,

人情成了账单上的“其余自动默认”。

我们不怕时代变了,怕的是变了连一点点“原来的温度”都留不下来。

预制菜也许会一直存在,

但饭菜的味道,终究比不过桌上的笑声、灶边的忙碌、和那一声“吃好了没”的关心。

这个味道,才叫家。

来源丨红网论坛@蜇皮皮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美食   酒席   老家   宴席   农村   厨师   大厨   村里   小时候   味道   人情   省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