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回到1973,那个没有高考的毕业季


1973年,夏天,上海——

七个正值青春年华的中学生,站在人生的岔路口。高考还没有恢复,他们将各自根据“档次”走向宿命。

他们不必经历等分数的紧张与焦虑,亦无填志愿的迷茫与纠结,可既定路线的无可选择有它自己的重量。

长篇小说《毕业季》是作家傅星继《怪鸟》《培训班》后,又一部“青春书写”力作。

本周六下午二时,将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毕业季》的读书会活动。在此,特奉上原文选段,望拨冗阅读。


毕业季(节选)

傅 星



唐永义继续说,重申一下,不要让家长来找我。本人不是分配办的。当然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协助分配工作,不过仅此而已。更不要来我家,还送来了那些活鸡活鸭,做什么?

有同学笑。

没有用的,我把它们上交了。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绷绷的,有好吃的都留在过年吃吧。再说一遍,分配上的事,无论是后门还是小门,本人根本不知道在哪里,非常抱歉。

学校里不少人都知道唐永义住在一栋别墅里,别墅在虹桥路上,城乡接合部,距离学校不远。别墅是尖顶的,有彩绘玻璃和黑色篱笆墙。他是前些年搬来的,据说他家市中心的房子被抢了。搬来时他和母亲一起生活,很快母亲去世,他就独居了。他未婚。早上,可以看到他夹着皮包从一条荆棘丛生的小道上走来,匆匆地,有时候还咬着大饼。他从不跟学生打招呼,有人批判他“师道尊严”,但是他仍然不打招呼。

那么,你们还有什么要说吗?

众人沉默。

唐永义从口袋里掏出一支口琴。他打开了琴盒,口琴亮晶晶的。

昨晚上,我找出了这支口琴,国光牌的。我是想今天在班上吹个曲子作为我们的告别仪式,我吹的这个曲子就叫《送别》,你们大概没有听过。

然后他就吹口琴。

……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确实没人听过。

唐永义吹了会儿,有点气短,他吹不下去了。索性不吹了。他收起了口琴,收拾好讲台上的书和讲义,拿起。他不再说什么,点点头,走出了教室。

傅星亲绘油画《远行》



白天,阿松去一条街,他想去文具店买两支炭笔。他遇到了冬冬。冬冬说正要去找他。冬冬说,已经约好了,大后天去长风公园玩,反正毕业了,也没什么事了。阿松说好。冬冬说,带上吃的,带上酒,就在铁臂山上野餐。


阿松问还约了谁。冬冬说,没有别人,就我们七个人。


七个人就是指:冬冬、阿松、金禾和金谷姐弟、文武、赵小雷、海洋。六男一女,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从幼儿园开始就同班,平时也老聚在一起。学校里有人把他们叫作“七人帮”。阿松问,那下雨要去伐?


冬冬说,大雨算了,小雨要去。


傅星亲绘油画《蓝色记忆》


……冬冬又有了一个提议。冬冬说,我们去拍张集体照吧,作为毕业留念。

众人同意。

赵小雷说,他经常翻看他爸的相册,相册里有好多张毕业照,单人的集体的都有,有的毕业照上他爸还穿着怪里怪气的校服。他爸要他多读书,多毕业,多拍毕业照,让后代看,子子孙孙都可以看下去。

提到拍照,大家想到的就是春光照相馆。照相馆就在商业一条街上,照相师像是从老照片里走下来的,老克勒的腔调,从头到脚一尘不染,身形薄得如同一片纸。几乎所有的人都去那里拍过照,都叫照相师“王先生”。王先生总是立在相机边上,叫人家笑,还用玩具逗小孩子。几个人儿时应该都被王先生逗过,他转动手中的小鼓,小鼓便在两个小球的击打下不啷不啷地响。当然也有小孩就是不笑,阿松看以前在“春光”拍的照,就没见自己笑过。

金禾也喜欢春光照相馆,王先生曾经把她的一张标准照放大,然后挂在橱窗里。这简直成了一个事件,所有人都知道了。那些日子里,金禾去哪里,都有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的。金禾也觉得她在橱窗里变漂亮了,她从一条街的这头走向那头,匆匆地走来走去,好像是要买什么东西,其实什么也不买,只是为了看自己一眼。有次,她见一大群人立在照相馆橱窗前看,是班里的女同学,那些人叽叽喳喳地在议论什么。她赶紧跑掉了。关于金禾的橱窗照,金谷的评价不高,他觉得一般,金谷说发型不灵,而且有点眯眼。金禾无所谓金谷怎么说,她在乎的是冬冬怎么说。但是冬冬一直没有提及那件事,后来又说,一开始不知道,知道后再去看,照片已经换成一个老太婆了。

要不要叫上唐永义?赵小雷突然问。

众人不言。

还有小孟老师。两个班主任,一个正的,一个副的,一正一副,让他俩坐在中间,好像以前的毕业照都要叫上老师的。

算了,别叫了吧,冬冬说,就我们七个好了,老师在场,我的表情肯定要僵掉的。冬冬这么一说,多数人同意。话题又转向了唐永义,说唐永义真是个怪人。最后一节课了,还在讲怎么养猪,还吹口琴,看他吹口琴的样子好累,吹不响一样,那支口琴多半是坏的。吹的是什么歌也听不懂,从来没听过。

他说了,那首歌叫《送别》,金禾说,我以前没听过,可我在书中看到过。旧社会文人李叔同的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金谷突然开口,阿松,听说你一直在画小孟老师,老是用望远镜在窗前偷看她?众人笑。阿松脸红了,好在天色已暗,看不出来。

……

傅星亲绘油画《给我一支桨》


远眺,月亮升起来了,挂在天上,映在水里。整个湖面跳跃着光斑,甚至有点晃眼。可以看到湖心有一只船,这只不系之舟就在湖面上荡,已经好几个小时了。

他们都注意到了那只船。

我想坐上去,任其漂荡。金禾说。她托着腮看向船,声音虽然很轻,可大家都听到了。

没有人理金禾,只当她是随便一说,也许她正在写诗。金禾站了起来,她往山下走,一会儿她到了水边,伸出脚试了试水。




傅星通过《毕业季》“要书写的不是某几个幸存者的青春成长,而是在回望中慢慢清晰的有关一代人青春的历史,这历史是由众多达不成自己愿望的个体意志相互勾连交替而成的图景。”

无论是否经历过那个年代,我们都诚邀您在这个毕业季带着对青春记忆的感怀,参与这场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美文   口琴   照相馆   老师   青春   小鼓   油画   春光   思南   别墅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