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各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赛道。9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乌达区两家企业——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和内蒙古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成功跻身这一国家级名单。
9月23日,记者探访位于乌海乌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感受智能工厂的科技魅力。
生产区域内,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液氯储罐定点巡逻机器人搭载着红外热成像、气体检测等12项传感设备,24小时不间断穿梭高温、有毒等危险区域,替代人工完成高风险巡检任务。
生产线上,从原料盐智能卸、堆、取,到成品质量分析,全链条数字化管控无缝衔接,16套在线分析仪表精准运行,关键指标实时监测精度达±0.2,为产品质量筑牢 “数字防线”。
中控室内,生产全流程的实时数据与运行状态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依托各种智能化系统,整个工厂犹如装上“智慧大脑”,实现黑屏运行,仅需要数名员工即可管控全线生产。
“我们申报的氯碱绿色循环智能工厂项目,是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的核心工程。目前,项目已构建覆盖‘安全环保-生产运营-能源管理’的全流程一体化管控体系,成为国内氯碱行业首个实现‘无人巡检、无人操作、无人记录’的‘三无’智能工厂。”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兼公用车间主任张晓明介绍。
该项目创新打造氯碱化工领域“绿色循环+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全新模式,其研发的草甘膦副产盐资源化利用技术、拖动式可视化编程工具等5项核心成果,已通过行业权威认证并纳入推广标准。项目不仅填补了氯碱行业绿色智能一体化的技术空白,更为资源型地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作为乌达区智能制造的另一标杆,内蒙古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y-丁内酯(GBL)全流程数智协同智能工厂”项目,同样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公示名单。
近年来,内蒙古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加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力度,智能工厂利用边缘计算等技术,打造出覆盖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为企业的高效运营保驾护航。
经过升级,该公司关键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率由建设前的80%提高到了100%,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由原来的20个增加到60个,生产效率与设备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当前,生产过程实现了实时监控与优化,基于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接入,我们实时采集生产设备运行数据、生产进度等信息,通过可视化平台展示生产全流程状态,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内蒙古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建设技术负责人娄慧廷表示。
在能源与资源管控方面,智能工厂的优势进一步凸显。通过精细化管理,该公司资源综合利用率从85%提高至95%,有效降低能耗成本;在环保合规与数据溯源领域,实时监测废水、废气排放数据,自动对比国家标准,超标时触发预警并记录整改过程,一般固废综合利用率由原来的95%提升到了98%,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由37.62%降至37.21%,同时通过关联生产数据精准识别高污染环节,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低碳生产。
卓越级智能工厂是国家智能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认证,乌达区两家企业的同步入选,是区域产业“奋楫笃行闯新路、促转型”的生动实践,更标志着乌达区正加速驱动全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近年来,乌达区持续引导企业深耕数转智改,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阶梯式突破。截至目前,已完成规模以上化工企业标识解析数字身份认证全覆盖,培育 4 家自治区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5 个自治区先进级智能工厂,2家企业更跻身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行列。
“我们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抓手,突出典型示范,标杆引领,通过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领军型和成长型企业,构建化工、能源等行业特色的数字经济企业。”乌达区工信和科技局局长罗波说。
接下来,乌达区将乘势而上,以此次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为标杆,依托现有智能工厂基础建立梯度培育库,带动更多企业加入数智化转型行列。持续深化工业数智化转型实践应用,全力推动“乌达制造”向“乌达智造”加速跃迁。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