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11”临近
电商平台“无菌蛋”的促销
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
有的商家宣称
“安全无细菌、生食更放心”
“无菌蛋”真能生食吗?
来看看专业解读
↓

千库网授权图片
“无菌蛋”的声称
不严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表示:
鸡蛋很难达到绝对“无菌”状态
“无菌蛋”声称的“无菌”,按照字面意义理解,应该是鸡蛋壳内外都没有细菌。通常情况下,商家声称的“无菌蛋”需要经过特殊杀菌处理(如巴氏杀菌),重点是通过技术手段消除蛋内可能存在的致病菌(主要是沙门氏菌)。
但是,鸡蛋作为一种食用农产品,要经过贮运、销售等环节,从科学客观的角度来讲,很难达到绝对“无菌”状态。因此,“无菌蛋”这一声称并不严谨,现行相关标准中也没有“无菌蛋”这一概念。
“可生食鸡蛋”各方面要求更严格
相比“无菌蛋”,“可生食鸡蛋”是更综合的概念,需要严格落实养殖、生产、储运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无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同时满足生食场景下更高的质量要求,如无腥味、蛋黄流动性好等。
目前,从T/CAI008-2021《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的规定看,“可生食鸡蛋”从养殖环节、初加工环节以及产品的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致病菌限量以及农兽药残留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要求可生食期在距生产日期15天之内,超出15天后应熟制后食用。
熟制鸡蛋更符合
我国消费者食用习惯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表示:
从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角度来看,生鸡蛋可能降低消化吸收利用效率或引起过敏,甚至带来安全风险,熟制鸡蛋(如炒蛋、煎蛋、煮蛋等)更符合我国消费者食用鸡蛋习惯,更有利于防控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因此,不建议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免疫力或消化能力低下人群生食鸡蛋。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呼吁:
鸡蛋经营者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严格养殖、初加工、销售等过程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购买可生食鸡蛋
优先选择执行相关标准的品牌
10月15日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公布30款鸡蛋比较试验结果
并发布消费提醒
对于可生食鸡蛋,优先选择明确执行相关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的品牌,在可生食期限内食用。对于没有这类宣称的鸡蛋,仍建议熟食。
所谓“营养强化蛋”与普通蛋中的基础营养成分无明显差异,特定营养素提高的同时,通常价格也有所提高。建议按需选择“营养强化蛋”,多与其他天然食物搭配食用,同时注意人体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
在挑选鸡蛋时,注意查看外观,鲜蛋蛋壳上附着一层白霜,蛋壳颜色鲜明、气孔明显,反之为陈蛋。轻轻摇动,没有声音的是鲜蛋,有水声的是陈蛋。将鸡蛋放入冷水中,下沉的是鲜蛋,上浮的是陈蛋。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李建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76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