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美国五个工会联手向贸易代表办公室递交请愿书,抱怨中国在海运、物流和造船领域搞得风生水起,让他们本土产业吃不消。结果,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正式启动了对中国的301调查,针对这些行业的做法展开审查。这调查一拖就是近一年,中间有公众听证和报告起草,弄得航运圈子人心惶惶。到了2025年3月24日,他们放出报告草案,提出要对相关船舶收费用作为回击。紧接着,4月23日,联邦公报上登出行动通知,列明拟议的费用标准:对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净吨收50美元;对中国建造的船舶,每净吨18美元。目的说白了就是想提振美国本土造船业,但这消息一出,国际航运业就炸锅了。
5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敲定最终方案,确认这些费用从10月14日开始生效。中国那边也没闲着,交通运输部开始酝酿反制。10月10日,中国公布特别港务费规定,针对满足特定条件的美国关联船舶开刀。这些条件包括美国公司拥有、运营、在美国建造、悬挂美国旗帜,或者美国资本持股超25%的船舶。费用起步价是每净吨400元人民币,一年最多收五次,还计划年年递增:2026年4月17日起640元,2027年880元,2028年1120元。按这个算法,一艘3万吨级的船舶单次停靠,费用能轻松破百万美元,对那些天天在中国港口转悠的船东来说,简直是噩梦。
10月14日当天,第一笔账单就砸下来了。美国美森轮船公司的曼努凯号集装箱船在宁波舟山港办完事儿后离港,这船净吨位11149吨,被收了62.7万美元,换成人民币约447万元。它从夏威夷开过来,载着消费品和工业材料,本来停宁波就是卸点货再装出口品,结果新规一落地,费用几小时内就通过港口系统通知到公司账务那儿。美森只好赶紧付钱,避免船耽搁或额外罚款。公司内部数据显示,这笔钱占了单次航程利润好大一块,管理层紧急开会商量怎么应对。
没多久,美森的另一艘船马森怀基基号在上海港也中招了。这船净吨位30224吨,虽然在新规前就停靠了,但港口当局追着算,开了约170万美元的单子,人民币1209万元。它主要拉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产品,从洛杉矶出发,原打算在上海卸货后去其他亚洲港。追缴单子一到,卸货作业还短暂停了停,公司代理人得现场协调转账,最后通过银行搞定。两艘船加起来超230万美元,差不多够租半艘同类船的钱了,美森公开说这会影响季度财报。
消息一散开,全球航运线路就乱套了。德国赫伯罗特公司的波托马克快运号本来要停宁波,载着化工品和机械,但公司下令在东海掉头去韩国釜山。这船的航行记录显示,多绕了300海里,烧了50吨油,交货晚了两天。马士基的马士基金落斯号在中太平洋改道光阳港,拉着纺织品和农产品,改道后得在韩国卸货,再用驳船运到中国。这种接力法把单次作业拆成几段,协调费时费钱,每吨货多出10美元成本。
不少欧美船运公司都跟风避险。有些船靠近中国水域时加速赶在新规前靠港,但大多没赶上。行业数据表明,10月14到21日,韩国釜山港预约量涨18%,当地操作费随之抬5%。光阳港也堵了,船等时间从一天拉到三天。小驳船需求爆棚,租金涨20%,整体物流成本跟着水涨船高。有些公司转去越南或泰国中转,但那些港吞吐量小,顶不住中国大枢纽的活。
赛诺级海事控股公司是最早跳出来吭声的,注册在马绍尔群岛,纳斯达克上市,主营液化天然气运输。首席执行官斯塔马蒂斯·茨坦尼斯在媒体上说,新规会让旗下船每次停中国港多掏450万到500万美元,顶格折人民币3562万元。他点出,这钱对中型船运企业是致命的,年净利润都不够付几次。公司董事会美国成员只占18%,没踩持股线,但他看到同行48小时内换董事,辞美国人就为压到25%以下。公司内部查了所有船的注册、建造和股权,发现有些得重登记避费。
其他公司也忙活开了。有些审建造史,美国建的船比例不高,但挂美国旗的成重点。高管会上决定转航线去香港,香港不全套用大陆规矩,给点喘息。但这多走路,油耗涨15%,货转周期长一周,下游供应链卡壳。全球15%游轮和11%集装箱船中招,这些船多靠中国港处理进出口,费用一上,行业利润率预计掉3到5%。
美国政府落地后手忙脚乱,特朗普那边行政调整,政策细节没及时讲清,企业自个儿摸边界。贸易代表办公室发指南,但没案子,企业靠协会分享。有的运营商挖股权链,间接美国股也可能触发,就重组卖股给非美投资者。这得几个月,运营中途停摆少不了。
这费用战根子在2024年4月的301调查,美国想限中国海运份额,但中国反制更准,按吨位类别算,覆盖广。全球航运数据看,10月14后,亚洲线运价涨8%,干散货和集装箱船最惨。企业转中欧班列,铁路运量升12%,但容量不够吸海运量。总的,这政策改了低成本航行老规矩,航运链成国家策略场。
中国那边10月13日启动调查,看美国301怎么影响自家海运和造船,还说美方搞保护主义。中国部长呼吁行业抗击,称反制有理,保自家利益。10月20日,中国日报报道美国额外港费遭调查,强调这是回应美方单边行动。
这事儿暴露航运不纯经济网,掺国家角力。美想重振造船,但短期伤自家企业。中国反制护业,全球链重组。船东们天天算账,费用暴涨咬牙扛,生存成题。未来咋走,看谈判,但眼下,航运圈人人自危。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