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和她的“家有老酒”藏酒馆③名酒收藏文献赢未来

刘震东/文

温馨提示:

阅读本文前,敬请先阅读以下文章


醉美大咖 | 朱静和她的“家有老酒”藏酒馆①我是五粮液“酒第二代”

醉美大咖 | 朱静和她的“家有老酒”藏酒馆②我与五粮液共同成长

名酒收藏文献赢未来

在朱静的收藏体系中,五粮液票据、报纸、照片和书籍占据着重要地位。她常说:“文献是老酒的灵魂。没有史料佐证,再老的酒也只是个普通的饮品而已。”

在五粮液老酒收藏的道路上,交过“学费”的朱静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她不断收集各类文献资料,通过研究五粮液的票据、报纸、照片和书籍,深入了解五粮液的发展历程、工艺演变以及市场价值变化。每一份资料都是她探索五粮液老酒世界的宝贵钥匙,帮助她在收藏领域不断进步。

这张1963年12月23日中国糖业烟酒公司四川省宜宾市公司门市部销货发票是朱静收藏的300多张五粮液票据中时间最早的一张,距今已经有60多年历史了,这张与朱静母亲年纪相仿的老票据清晰地表明,当年一瓶五粮液的售价是2.05元。

“你看,这里是从1973年到2002年整整三十年的五粮液票据:1973年的时候,五粮液的零售价只有1.99元;1974年2.92元,1975年3.27元,1976年1.30元,1977年2.12元,1978年3.30元,1979年3.57元,1980年3.63元,1981年3.99元,1982年6.47元,1983年5.69元,1984年5.78元,1985年5.07元,1986年7.00元,1987年17.30元,1988年20.40元;1989年名酒价格放开,这一年五粮液的市场零售价提高到了100元;1990年105.50元,1991年94.00元,1992年95.00元,1993年100.70元,1994年190.00元,1995年170.00元,1996年200元,1997年226.49元,1998年200元,1999年195.00元,2000年195.00元,2001年295.00元,2002年282.00元。而现在第八代普五的价格已经高达1399元啦!这些票据详细记录了不同年份五粮液的真实交易价格、交易对象等信息,从价格的递增趋势中,能直观地看到五粮液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朱静指着“家有老酒”藏酒馆墙壁上挂着的五粮液老票据解说到。

对于收藏的300多张有关五粮液报道的老报纸,细心的朱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管理,她按照发展历程、获得荣誉、产品信息、品牌保护、技术研发、品牌宣传等几个大类给每张报纸套上保护袋分类编号管理。

她最中意的一份老报纸是1960年1月出版的《大公报》,当天报纸的三版刊登着五粮液早期的手绘广告:

“高级名酒五粮液特点:醇香浓郁,芬芳回甜,无刺激性,饮后陶而不醉,膈噎尤香,并能促进血液循环,有益身体健康。”

而那张1964年2月的《大公报》则显示出五粮液当年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得分第一,这让朱静对五粮液的辉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些报纸上的有关五粮液的新闻宣传、品牌形象、产品广告等内容,成为我了解五粮液品牌发展和行业地位变化的重要窗口。”

她收藏的100多张五粮液照片,则再现了当年五粮液厂区建设、品牌推广、拥军爱民、捐资助学等的场景,从影像资料的角度展现了五粮液的成长轨迹。而100多本五粮液相关书籍,更是为她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源泉。

“这一组老照片总共70多张,是我千方百计从五粮液一位70年代退休老职工手中淘来的。这是1986年春节前夕,五粮液酒厂组织了2万瓶五粮液去云南老山战役前线猫耳洞慰问前线将士,并专门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为国牺牲的烈士,到战地医院去看望伤病员,这一新闻在1986年2月4日被《四川日报》报道了,这一天的报纸我也有珍藏。”

朱静特别珍惜这组老照片,特别选取了几张有代表性的照片用镜框装裱起来,摆放在“家有老酒”藏酒馆显眼的位置上。

朱静认为,名酒收藏未来的发展一定在于文献。文献是历史的有力举证,是名酒企业发展的基石。每一个品牌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而文献挖掘正是赋予品牌故事真实性和深度的关键。通过研究文献,不仅能了解名酒的发展脉络,还能挖掘出品牌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让名酒的价值得到更全面的体现。目前,陈年茅台收藏家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文献资料的重要性,分布各地的茅台品藏馆和茅台文化体验馆里都陈列有不少的历史文献资料。

以她自己的收藏经历来看,老酒具有不可复制性,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名酒不单单有饮用价值,还具备投资和收藏价值,更具备深厚的文化价值。随着文化的复兴,它的价值将超越饮用本身,成为历史的载体。

对于刚踏入名酒收藏领域的新人,朱静建议一定要深入了解藏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这些了解大多来源于日常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在收藏过程中准确判断藏品的价值,避免走弯路。她特别强调:“文献资料不仅能让收藏者避坑,更能赋予藏品故事——而故事里蕴含的文化,才是收藏的终极价值。”

朱静还分享了一个自己的经历。曾经,她在市场上看到一瓶声称是80年代的五粮液老酒,但酒标存在一些疑点。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比不同时期的酒标特征,她最终判断这瓶酒是仿制品。这次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文献资料在收藏鉴定中的重要性。

在朱静的“家有老酒”藏酒馆里,时光仿佛凝固了一般:玻璃柜中的老酒静默无言,但每一张票据、每一页报纸、每一幅照片好像都在低语。她说:“收藏是孤独的,但当你触摸到历史的脉络,孤独便成了幸福。”或许,这正是老酒收藏的魅力——它让过去与当下对话,让一杯酒,成了一座桥。

2024年12月16日,对朱静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在由中国酒业协会指导、五粮液股份公司主办的五粮液“家有老酒”2024年度盛会上,她与郑杰、王浩、张继斌、李明强、申航、王金海等老酒收藏界的大咖们一同被授予“2024年度五粮液特别贡献奖”。

颁奖词中提到的“数典藏,一张张老酒票据、报纸、酒标、书籍……述文化,一段段老酒流传印迹,解锁五粮液老酒穿越时光的魅力,厚物传韵,老酒风华”,正是对她多年来致力于五粮液老酒收藏与文化传播工作的高度认可。

作为获奖者中唯一的女性,朱静感到无比自豪,她坦言“因为身为女性曾被轻视”,但也因此更加努力。她感慨地说:“收藏不分性别,但女性独有的细腻,让我们更能读懂老酒的温度。”她的细腻与严谨,逐渐赢得老酒人的尊重。

在这个以男性居多的老酒收藏领域,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证明了女性的细腻与执着同样能在收藏行业绽放光芒。那一刻,她深知自己多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也更加坚定了继续传播五粮液老酒文化的决心。

在朱静看来,老酒收藏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名酒收藏认知的提升,老酒市场将不断扩大。而她也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收藏领域,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珍贵的老酒藏品,向更多人传播五粮液的历史文化,为名酒收藏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静坚信:“终有一天,世人会看到——五粮液不仅仅是一瓶酒,更是一部中国现代史的缩影。”


欲了解更多美酒的文化知识和收藏故事,敬请关注“收藏醉美的日子”,来和我一起聊聊关于美酒收藏的那些人那些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2

标签:美食   老酒   名酒   酒馆   文献   未来   收藏   朱静和   文献资料   票据   报纸   价值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