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马云,大家肯定不陌生。这位中国电商界的传奇人物,靠着阿里巴巴和淘宝把中国互联网经济带到了新高度。可你知道吗?2017年,他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一次会面,愣是整出了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内塔尼亚胡半开玩笑地问:“淘宝上能买导弹吗?”马云一句机智的回答,直接让全场鼓掌。这事儿后来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成了中以交流的一个经典段子。
马云,1964年出生在杭州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父母是搞传统音乐的。他从小就对英语特感兴趣,12岁那年攒钱买了个收音机,天天听英语广播。13岁开始,他每天骑自行车几十公里到西湖边,找外国游客练口语,这一练就是九年。这股韧劲儿,不仅让他英语说得贼溜,还让他学会了怎么跟不同文化的人打交道。
上学的时候,马云可不是什么学霸。数学尤其差,中考才31分,高考还连着挂了两次。第三次才勉强考上杭州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大学里,他当过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去教英语,月薪就100来块钱。那时候谁能想到,这家伙后来会成为中国首富?
1995年,马云去美国出差,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回来就辞职搞了中国黄页,想帮企业做网页。不过那会儿中国互联网还没起来,这项目没搞成。但马云没放弃,1999年在杭州一个小公寓里,拉了17个朋友凑了6万块钱,创立了阿里巴巴,想做中小企业跟全球买家的生意平台。
刚开始,阿里巴巴日子不好过,没钱没人看好,马云跑去融资,被100多家投资公司拒绝。直到2000年,软银的孙正义投了2000万美元,才算缓过劲儿来。2003年,他又整出了淘宝,免费策略直接把eBay挤出了中国市场。之后天猫、支付宝一个接一个上线,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融了250亿美金,创了当时全球IPO纪录。马云身价暴涨,成了中国最有名的企业家之一。
他那句“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特别出名,激励了一堆创业者。2019年,他55岁生日那天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说自己不是退休,是换个跑道,转去做公益和教育。现在他搞了个马云公益基金会,专注乡村教育和环保,影响力还是杠杠的。
再说说内塔尼亚胡。这位以色列总理,1949年出生在特拉维夫,是以色列建国后出生的第一位总理。他家境也不算特别牛,父亲是历史学家,小时候在耶路撒冷长大,后来去了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拿了建筑学学士和硕士,还在哈佛学了政治学,脑子绝对够用。
内塔尼亚胡1988年踏进政坛,当了议员,1993年成了利库德集团的老大,1996年第一次当总理。他在位的时候,推了不少经济改革,把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搞得风生水起,号称“创新国度”。2009年他又回来当总理,连干了好几届,直到2021年下台。他任期里,以色列在科技、军事上进步不小,但也老跟巴勒斯坦、伊朗这些问题杠着。
内塔尼亚胡对外交挺有一套,尤其是安全问题上特别硬。他跟中国的关系也不错,2017年跟马云见面那会儿,正想加强中以科技合作。这次会面,既是两国交流的一部分,也带点他个人风格——喜欢用调侃拉近距离。
2017年5月,马云带着阿里35个高管去了以色列,想看看那边的科技公司,顺便找找合作机会。以色列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这些领域很牛,马云自然不会放过。5月2日,他们到了耶路撒冷,跟内塔尼亚胡碰了面。
会谈本来挺正经,聊科技、聊生意。内塔尼亚胡先吹了一波以色列的创新,说他们怎么用无人机和电子技术领先全球。马云也讲了阿里的故事,淘宝怎么帮中小企业,支付宝怎么改了中国人的生活。聊着聊着,内塔尼亚胡突然冒出一句:“淘宝上啥都能买,连导弹也能买吗?”这问题一出,大家都懵了。这明显是个玩笑,但也有点试探的意思,毕竟他是个关心安全问题的总理。
马云没被吓住,慢悠悠地说,淘宝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军火这种东西肯定不能卖,导弹更是想都别想。不过他话锋一转,说淘宝上能买到不少合法的零部件,比如工业用的那种。这回答既幽默又聪明,既表明立场,又没让气氛尴尬。全场听了都乐了,内塔尼亚胡也点头称赞。这段对话后来传出去,成了个经典案例。
马云这回答牛在哪儿?首先,他没回避问题,直接说淘宝不能卖导弹,表明合规性。中国对军火管控很严,任何电商平台都不敢碰这红线。其次,他加了一句“零部件可以买”,既幽默地回应了调侃,又顺手宣传了淘宝的多样性。这不光是随机应变,还展现了马云的商业头脑。
内塔尼亚胡问这个,其实也不完全是开玩笑。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对安全问题敏感,可能想试试马云怎么接招。结果马云不仅接住了,还把话题拉回了正轨,聊科技合作去了。这对话一下子就成了中以交流的一个亮点。
网上这事儿传开后,大家都觉得有意思。一方面是马云的机智圈粉,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中以两国在生意和科技上的可能性。毕竟一个是电商大国,一个是科技小巨人,合作空间大得很。
这事儿不只是个段子,还能看出点深层次的东西。马云的回答,其实是告诉大家,企业在创新的同时得守住底线。淘宝能火,不光是因为东西多,更因为它在法律框架里玩得转。内塔尼亚胡的调侃,则是想看看这个中国大佬怎么应对,结果反被马云的智慧秀了一脸。
从两国关系上看,这会面是个信号。中以那几年关系升温挺快,中国企业开始在以色列投钱,阿里后来还在那儿设了研发中心。以色列也想借中国的市场和技术,把自己的创新推出去。这次对话,算是个小缩影,说明双方都想聊出点实质性的东西。
对全球商业来说,这事儿也有启发。企业要想走远,光靠创新不够,还得懂规则。马云用一句话,既保住了阿里的形象,又让人记住淘宝,这招值得学。
这次会面之后,阿里在以色列的动作多了起来,投了几个初创公司,还搞了个研发中心。中以科技合作也更紧密了点。至于马云,2019年他退下来后,专注公益去了。他的基金会帮了不少乡村老师,还资助非洲创业者,影响力没减。
内塔尼亚胡呢,2021年下了台,但他在位时跟中国的关系打下的基础还在。他那句调侃,虽然是个玩笑,但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以色列的科技实力。
马云跟内塔尼亚胡这场对话,表面看是个笑话,其实挺有料。马云用智慧和幽默化解了问题,还顺便宣传了淘宝。内塔尼亚胡用调侃拉近距离,展现了开放一面。这事儿传出去,不光是中以交流的佳话,也让大家看到,智慧和幽默在沟通里有多重要。
现在全球化越来越深,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打交道的机会只会更多。马云这波操作,提醒咱们面对挑战时,冷静点、机智点,再带点幽默,事儿就能办得漂亮。他的故事,还有这次对话,估计还会接着激励人,让人琢磨怎么在复杂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路。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