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二十一发射,明年飞船任务公布,航天员在轨不再6个月,而是1年

10月31日晚上23:44,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直刺夜空。

伴随着火箭尾焰的炽烈亮光,中国载人航天再一次将三名航天员安全送入太空!

飞船在3.5小时后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实现了“快速交会对接”——一项此前从未在载人任务中成功尝试过的壮举。

这也意味着,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已与在轨的神舟二十号乘组成功“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迎来了第七次“双组同框”的历史瞬间。

本次神舟二十一号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2025年的最后一次载人发射。随着飞船成功将三名航天员送入预定轨道,中国新一阶段的载人航天任务序幕也正式拉开。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任务规划,明年我国将密集实施多项关键任务,包括神舟二十二号、神舟二十三号两次载人飞行任务,天舟十号货运飞船的发射,以及“梦舟”试验飞船的首次飞行任务。

与以往例行的轮换发射不同,神舟二十二号任务还将进行一次全新的尝试——安排一名航天员在轨驻留长达一年。

这意味着,我国将迎来首位在轨驻留时间超过一年的航天员,创下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新纪录。

回顾历史,从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将杨利伟送入太空仅21小时,到后续任务逐步延长为3天、7天、31天,再到空间站阶段实现6个月在轨轮换,我国航天员的驻留时间一次次被刷新。

目前的在轨驻留纪录有望由神舟二十号乘组打破,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乘组在轨时间已经达到了约190天。

而即将实施的“在轨一年”计划,需要航天员在封闭空间站内连续生活365天,不仅对人体生理适应性提出挑战,也考验着航天员的心理韧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那么,为什么我国要在此时尝试打破6个月的常规在轨周期?开展“超长时间跨度的驻留挑战”呢?

原因或许与明年计划实施的巴基斯坦航天员首飞任务有关。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今年2月,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签署了载人航天合作协议。

目前,两名巴基斯坦航天员候选人已在本国完成初步选拔。10月初,他们已经抵达中国,进入航天员中心接受系统性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舱外逃生、微重力适应、水下出舱模拟操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模块的操作训练等。

按照计划,整个在华训练周期约为一年时间,这意味着最早将在2026年10月完成训练,并具备飞行条件。

届时,巴基斯坦航天员正好赶上搭乘神舟二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进入空间站,开展约7天的在轨任务。

7天时间,通常意义上是我国2个航天乘组在轨交接的时间段,也就是说巴基斯坦航天员随神舟二十三号上行,正好随神舟二十二号下行。

由于我国神舟飞船最多只能搭乘3人,这也就解释了神舟二十二号乘组的特殊安排——

为了迎接这一国际合作任务,必须有一名中国航天员暂时不随神舟二十二号返回,而是留守空间站。

这名航天员将与神舟二十三号乘组组成“4人工作组”继续工作到2027年4月才返回地球。

放眼全球,在太空足足待1年时间也是极为罕见,目前国际空间站的驻留时间一般也为六个月左右,这是在多国联合研究后确定的“生理安全周期”。

俄罗斯曾在1994年的“和平号”空间站上,由航天员瓦列里·波利亚科夫创下过连续驻留437天的超长记录,直接未被打破。

美国宇航员则在2015年,由斯科特·凯利执行国际空间站“年飞行任务”,在轨驻留过340天。

所以我国神舟二十二号航天员在轨驻留1年,也将排进世界航天史前列。

从技术角度看,这样的安排还是极具挑战的。

人类在太空环境下长期生活,受微重力、辐射环境影响,身体机能会明显下降,肌肉、骨质甚至心血管都会出现功能性改变,心理方面也备受考验。

不过一旦实现,对我国航天意义也是重大的,意味着将提前验证我国“深空长期驻留任务”一年期驻留的可行性,为后续奠定技术与理论基础。

当然,明年的航天看点除了神舟二十二号的超长驻留,梦舟飞船“新飞船首秀”也备受瞩目!

梦舟飞船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采用了全新的模块化结构设计,摒弃了传统的“三舱式”布局,改为由返回舱服务舱两部分组成,并具备可重复使用的能力。

计划于明年由全新的长征十号甲运载火箭承担发射,并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首飞。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体系的新成员,梦舟最大可载员7人,与神舟系列飞船相比,梦舟在结构上更轻、推进系统更高效,返回舱的气动外形与防护设计也更加先进。

它不仅能够执行近地轨道、月球轨道任务,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也能轻松驾驭。

这艘新飞船的研制进展也非常快,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的信息,梦舟飞船已完成动力系统试验、热防护系统试验以及飞控系统的地面调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首飞任务已进入实施准备阶段,我国载人航天一贯是“安全第一、稳妥可靠”,所以明年的首飞也会先以无人飞行方式进行。

等飞船在轨运行、返回及应急救生等关键系统性能得到充分验证后,才会正式专为载人发射任务用船。

近日,官方已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梦舟一号任务标识”,这一举动被视为首飞进入倒计时的重要信号。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梦舟飞船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正加速构建新型天地运输体系。

未来,它将与“月球科研站”等重大工程共同组成地月往返的运输通道,成为中国深空探索的重要交通工具。

明年国外航天员将首次登上中国空间站,梦舟的服役将大幅扩展我国单次运送航天员的载荷能力,这对空间站国际化进程至关重要!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空间时代”即将到来!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科技   航天员   飞船   明年   神舟   中国   空间站   巴基斯坦   我国   时间   太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