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广东珠海台风避难所:安置近2000名建筑工人 有空调有盒饭

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 广东珠海 摄影报道

9月23日晚,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广东沿海,预计将于24日在珠海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为应对台风影响,自9月22日起,珠海的各项在建项目陆续停止施工作业,并按照“应撤尽撤”原则有序组织人员转移至应急避难场所。

9月23日晚,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文体中心应急避难场所。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文体中心,是珠海市在台风来临前设置的数百个应急庇护场所之一。在该中心服务的志愿者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截至9月23日晚,已有2000余名建筑工友被陆续安置于此,他们主要来自周边在建工地,年龄多在30至50岁之间,其中不少人是来自云南、湖南、广西等地的务工者。

9月23日晚,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文体中心应急避难场所。

记者在现场见到,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文体中心应急避难场所,为工友们免费提供了包含一个鸡腿、一份土豆丝炒肉、一份南瓜、一份米饭的三菜一饭的晚餐和一份饮料。这里还储备了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可以按需领用,场所内的中央空调持续开放,派出所民警和保安也在场巡逻,维持秩序。

9月23日晚,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文体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志愿者发放晚餐等物资。

另外避难场所还配备了一位医生一位护士,两人一组的医疗保障人员在轮班值守。9月23日晚,在场值班的张医生向记者表示,“这个场所开放以来,医疗组已经陆续接诊20多工友,主要是血压有些上升一类的身体不适,我们可以应对,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我们也有紧急处理和转诊的预案。”

9月23日晚,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文体中心应急避难场所,避难的工人向医护人员求助。

9月23日晚,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文体中心应急避难场所。

9月23日晚,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文体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工友们聚在一起充电。

9月23日晚,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文体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工友打牌消遣。

随着夜色渐深,工友们以各种方式打发时间,一些工人在体育馆外乘凉,一些工人躺在铺上休息,刷着短视频。来自云南昆明的李田花,则在其中绣彝族的传统图案,她表示她和老乡是第一年来珠海打工,但已在台风韦帕影响期间,经历过一次避难转移,有了经验,“我们自己带了被子,安置点的水、盒饭这些都准备得很充足,比起工地的集装箱,住在这里肯定更安全”。

9月23日晚,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文体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工友张姐在避难时绣花。

9月23日晚,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文体中心应急避难场所,李田花在休息时绣着彝族的传统图案。

来源:封面新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财经   避难所   珠海   盒饭   广东   台风   场所   文体   工友   北京理工大学   中心   彝族   封面   新闻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