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利空突袭:52亿巨亏+3%减持,2股踩退市雷

10月24日晚间,A股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爆雷”公告,光伏龙头单季巨亏52亿,半导体巨头遭大基金减持,2只ST股触及退市红线,叠加36亿订单突然终止,多重利空给市场泼下冷水。从风险类型看,业绩崩塌、股东出逃、退市风险形成“三重杀”,部分标的恐面临流动性危机。

业绩端的“崩塌式”下滑最为刺眼,龙头企业的亏损规模刷新市场认知。

通威股份(600438)作为光伏硅料龙头,前三季度净亏损达52.7亿元,同比下滑32.64%,其中第三季度亏损3.15亿元。这一业绩与硅料价格波动深度相关,2025Q3多晶硅季度均价4.975万元/吨,虽环比上涨8.6%,但较去年同期的8.2万元/吨仍下跌40.8%,而行业产能却同比增加35%,周度产量升至3.12万吨,供需失衡导致硅料企业普遍陷入亏损。更严峻的是,四季度西南地区进入枯水期,硅料产能或减产30%,但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剩余空间仅60GW,较上半年均值下降50%,需求疲软难以支撑价格反弹,通威股份盈利修复仍存不确定性。

多家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甚至大幅亏损的困境。

北汽蓝谷(600733)前三季度净亏损34.26亿元,营收同比下降22.3%,新能源汽车销量仅8.2万辆,同比下滑38%,在比亚迪、蔚来等头部车企的挤压下,市场份额从2.1%降至1.2%。


石英股份(603688)前三季度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56.81%,核心原因是光伏石英砂价格从年初的3.2万元/吨跌至1.8万元/吨,毛利率从45%降至28%。

众泰汽车(000980)的经营恶化更具代表性,前三季度营收同比降38.6%至12.3亿元,净亏损2.23亿元,产能利用率仅28%,较去年同期的45%进一步下滑。公司旗下主力车型月销量不足千辆,经销商退网率达35%,现金流净额为-3.8亿元,短期偿债压力陡增。

读客文化(301025)则因资产减值雪上加霜,第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6.14万元,占当期净利润的91.41%,前三季度净利润652.1万元,同比下滑56.72%,营收连续三个季度同比负增长。

股东减持潮的来袭进一步压制市场情绪,“国家队”的减持动作尤为引发关注。

沪硅产业(688126)公告称,第一大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计划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按当前股价测算,减持金额约9.5亿元。这并非个例,今年一季度大基金已减持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标的,而历史数据显示,大基金减持后相关个股30日平均跌幅达15%,如通富微电2025年5月遭减持后,股价从24.32元跌至19.8元,跌幅18.6%。市场分析指出,大基金减持并非看空行业,而是阶段性退出成熟标的,但短期仍会引发资金恐慌性出逃。

其他股东的减持力度同样不小。

力量钻石(301071)股东李爱真计划减持不超过360万股,占总股本3%,其持股比例达14.15%,若全部减持将对流通盘形成显著抛压。

国新能源(600617)第二大股东宏展房产拟减持不超过1860万股,占总股本2.07%,减持资金用于自身债务偿还,侧面反映股东流动性压力。

新晨科技(300542)5%以上股东拟合计减持2.03%股份,减持期间覆盖四季度,持续抛压或影响股价走势。

退市风险成为“悬顶之剑”,2只个股已站在退市边缘。

*ST苏吴(600200)发布第15次退市风险提示公告,因2020-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已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据证监会调查,公司四年累计虚增收入28亿元,虚增利润6.2亿元,这一造假规模在近年退市案例中位居前列。参考2025年退市新规,重大违法类退市从立案到摘牌仅需6个月,*ST苏吴留给投资者的反应时间已极度有限。

*ST元成(603388)的处境同样危险,因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罚款3745.46万元,实控人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从历史案例看,此类个股进入退市整理期后往往遭遇连续跌停,如今年7月退市的某ST股,从1.6元跌至0.61元,跌幅超60%,25.82万户股东血本无归。

订单终止与债务危机加剧了企业经营压力。

海南华铁(603300)子公司与杭州某公司签署的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突然终止,原因是协议签订后未收到采购订单。尽管未产生实际成本,但该订单占公司2024年营收的120%,原本被视作“扭转业绩的关键”,如今预期落空直接导致公司短期增长失去支撑,股价或面临估值下修。

债务违约企业的数量持续增加。

正荣地产(06158.HK)因4.67亿元诉讼纠纷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法定代表人新增限制高消费情形,公司存续债券存量规模47.14亿元,其中15亿元将在2026年一季度到期,资金链压力凸显。齐河城建母公司及子公司累计票据逾期余额3.83亿元,借款逾期余额1.26亿元,多笔股权被冻结,已无法通过新增融资缓解流动性危机。

政策利空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京津冀及周边20余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响应,要求矿山、砂石厂等停止露天作业。

冀东水泥(000401.SZ)、金隅集团(601992.SH)等建材企业受直接影响,据测算,限产将导致两家公司四季度水泥产量减少120万吨,分别影响营收4.8亿元、5.2亿元,占四季度预期营收的8%、7%。

面对密集利空,投资者需建立“三重避险防线”。首先坚决规避退市风险标的,凡是被实施ST、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审计意见异常的个股一律远离,2025年205家ST公司中已有32家进入退市程序,风险概率极高。其次警惕业绩变脸股,重点关注硅料、新能源汽车等周期下行行业,若企业毛利率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超5个百分点,需及时止损。最后跟踪股东减持动态,大股东、实控人减持比例超2%或大基金减持的标的,短期内避免参与。

当前A股正加速“去伪存真”,“炒小炒差”的玩法已彻底行不通。这些利空公告既是风险提示,也是市场出清的必经过程,投资者唯有坚守业绩稳健、现金流充裕的优质标的,才能在波动中规避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6

标签:财经   股利   股东   季度   标的   风险   利空   公司   业绩   净利润   股价   个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