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争光却遭郎平弃用!转身效力土耳其的王一梅,如今过得咋样?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前言·】——》

说起中国女排的"重炮手"王一梅,很多球迷都会想起她那威力十足的扣球和北京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

这个1.9米的大个子姑娘曾经是中国女排的绝对主力,扣球力量堪称女排界的"大炮"。


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为国争光的功勋球员,竟然在郎平回归后被无情淘汰,远走土耳其打球?如今已经退役多年的王一梅,现在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游泳池里的意外发现,命运从此改写

王一梅的排球之路说起来还挺有意思。

1988年出生在大连的她,家里条件很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小时候的王一梅个子就比同龄人高出一截,小学五年级时就已经窜到了1.72米。

家里人觉得这身高天赋不能浪费,就把她送进了体育学校练游泳。


那时候的王一梅在游泳池里确实是个好苗子,各种泳姿都掌握得不错。

教练们都觉得这孩子有前途,说不定将来能在游泳项目上闯出名堂。

可是青春期这个神奇的阶段,让王一梅的身高开始了疯狂增长模式。

短短几年时间,她就蹿到了1.8米多,这个身高对于游泳运动员来说反而成了累赘。

2000年,12岁的王一梅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贵人——辽宁女排教练宁冬春。

这位慧眼识珠的教练一眼就看中了王一梅的身体条件,觉得这孩子天生就是打排球的料。


就这样,王一梅告别了游泳池,走进了排球训练场。

从此,中国排球界多了一门"重炮",游泳界少了一个潜力股。

青春岁月里的拼搏,从替补到主力的蜕变

进入辽宁女排少年队的王一梅,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从零开始学排球。

别的队友都是从小练排球的,而她连最基本的垫球都不会。

那段时间,王一梅每天都要比别人多练两个小时,手臂被球砸得青一块紫一块也不喊疼。


宁冬春教练发现王一梅虽然基本功差,但是力量天赋实在是太突出了。

她的扣球速度和力量远超同龄人,每次训练时那"砰砰"的击球声都特别响亮。

教练组开始重点培养她的进攻技术,让她专门练习各种角度的扣球。

2002年,14岁的王一梅已经在队内崭露头角,成功入选了上海全国青年队。

这对一个刚练排球两年的孩子来说,绝对算得上是天赋异禀了。

队友们都说王一梅打球时特别拼,训练从不偷懒,而且特别能吃苦。


到了2003年,15岁的王一梅在亚洲少年锦标赛上大放异彩,不仅帮助队伍夺冠,自己还拿到了MVP的荣誉。

这个奖项让国家队教练组注意到了这个年轻的重炮手,16岁的王一梅就这样被破格选入了国家队。

国际赛场上的惊艳亮相,重炮手名号响彻排坛

2004年的瑞士女排精英赛,成了王一梅在国际赛场的首秀。

那时候的她虽然只有16岁,但是在场上的表现却像个老将一样沉稳。

特别是她的扣球,力量大得惊人,经常能直接把对方的拦网球员震得后退好几步。


这次比赛,王一梅不仅帮助中国队取得了好成绩,自己还成了全场的得分王。

国外的媒体第一次见识到了中国女排这门"重炮"的威力,纷纷称赞她的攻击力。

从那以后,"重炮手"这个外号就跟着王一梅一直到退役。

真正让王一梅在排球界声名鹊起的,是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

那场对阵日本队的决赛,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中国队一度落后9分,眼看就要败下阵来。

关键时刻,王一梅站了出来,连续几个势大力沉的扣球帮助队伍扭转了局面。


那场比赛的王一梅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无论日本队怎么布置拦网,都挡不住她的重炮攻击。

每次她起跳扣球,全场观众都会发出惊叹声。

最终中国队完成了惊天大逆转,而王一梅的表现也让人想起了当年的郎平,有人开始称她为"小郎平"。

北京奥运会的荣光与痛苦,带伤作战铸就传奇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王一梅来说既是职业生涯的高峰,也是最痛苦的回忆。

赛前训练中,王一梅的脚踝受了伤,医生建议她休息治疗。

可是作为主力攻手,她怎么能在家门口的奥运会上缺席呢?


整个奥运会期间,王一梅都是打着封闭上场的。

每次比赛前,队医都要给她的脚踝注射止痛针,比赛结束后脚肿得连鞋都脱不下来。

队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王一梅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

赛场上的王一梅依然是那个威风凛凛的重炮手,她的扣球帮助中国队一路杀进了前三名。

虽然最终没能站上最高领奖台,但铜牌的成绩在主场作战的压力下已经很不容易了。

王一梅个人还获得了"最佳进攻手"的称号,这是对她实力的最好认可。


颁奖台上的王一梅笑得很灿烂,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脚踝有多疼。

那届奥运会之后,她的伤病开始变得严重起来,这也为后来的职业生涯埋下了隐患。

减肥风波与技术短板,昔日功臣遭遇质疑

北京奥运会后,王一梅的体重问题开始受到关注。

当时她的体重达到了140斤,对于一个需要频繁跳跃和快速移动的排球运动员来说,这确实有些偏重了。

教练组要求她必须减肥,于是王一梅开始了痛苦的减重之路。

短短几个月时间,王一梅硬是减掉了36斤体重。

这种快速减重对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她的体能和抗伤能力都明显下降了。


更要命的是,在减重过程中她又受了伤,这让本就不太好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

2009年蔡斌执教国家队期间,推行快节奏的打法风格。

这种战术要求球员不仅要有强攻能力,还要有快速的移动能力和全面的技术。

王一梅的移动速度跟不上新战术的要求,她在防守和一传方面的短板也开始暴露出来。

以前王一梅能靠强力的进攻掩盖技术上的不足,但随着各队防守能力的提升和战术的不断发展,单纯靠重炮已经不够用了。

她开始频繁出现一传失误,防守时也经常跟不上节奏。


媒体和球迷对她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大,昔日的功臣开始遭遇质疑。

郎平回归带来的冲击,梦想与现实的残酷碰撞

2013年,郎平重新执掌中国女排教鞭,这对王一梅来说既是希望也是挑战。

郎平当年也是以强攻著称的主攻手,王一梅觉得自己终于遇到了能理解自己的教练。

可是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

郎平的执教理念和以前完全不同,她要求主攻手必须是全面型球员,不仅要能攻,还要能守,还要能接好一传。


在郎平看来,现代排球的发展趋势就是全面化,任何一个位置的球员都不能有明显短板。

王一梅拼命想要适应郎平的要求,她加练防守和一传技术,希望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

可是多年形成的技术习惯哪里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何况她的身高和移动能力确实不太适合接一传。

训练中,王一梅经常被郎平严厉批评,她的自信心受到了很大打击。

2014年世锦赛的大名单公布时,王一梅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其中。


这对她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作为队内的老将和曾经的主力,竟然连大赛都进不去了。

那一刻,王一梅知道自己在国家队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远走他乡的证明之路,土耳其赛场上的最后辉煌

被国家队淘汰后,王一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远赴土耳其联赛打球。

2013年,她加盟了土耳其的伊萨奇巴希俱乐部,开始了海外征战的生涯。

对于一个从小在国内长大的球员来说,独自一人到异国他乡打球需要很大的勇气。

在土耳其的日子并不轻松,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思念家乡,这些都是王一梅要面对的困难。


更难受的是,她知道这很可能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搏了。

如果在土耳其也打不出成绩,那就真的要考虑退役了。

好在王一梅的实力还在,她的重炮攻击在土耳其联赛中依然威力十足。

当地的球迷很快就被这个中国姑娘的扣球震撼了,每次她上场都能引起全场欢呼。

在伊萨奇巴希的两年时间里,王一梅帮助球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个人表现也相当出色。


土耳其的经历让王一梅重新找回了自信,她证明了自己依然是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

虽然年龄已经不小了,但她的重炮依然有市场,依然能为球队做出贡献。

2015年,27岁的王一梅结束了土耳其的职业生涯,选择回到祖国。

华丽转身的管理生涯,从场上重炮到幕后操盘手

回国后的王一梅重新加盟了辽宁女排,但这时的她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主力了。

2015年和2016年,她偶尔会在比赛中替补上场,更多时候是在场边为年轻队员们加油鼓劲。

2019年,31岁的王一梅正式宣布退役,结束了自己的球员生涯。


退役后的王一梅并没有离开排球,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继续为这项运动贡献力量。

她担任起了辽宁女排俱乐部的总经理和法人代表,从一个场上的攻击手变成了幕后的操盘手。

这个身份转换对她来说是全新的挑战。

作为管理者的王一梅,展现出了和当球员时一样的拼搏精神。

她深度参与球队的训练计划制定、人员引进、青训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凭借多年的专业经验和对排球运动的深刻理解,她在管理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


在王一梅的经营管理下,辽宁女排的青训体系逐渐完善,联赛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她经常亲自到训练场指导年轻球员,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

队员们都很尊敬这位前辈,称她为"梅姐"。

结语

王一梅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

从游泳池畔的意外发现,到排球场上的重炮手,再到如今的俱乐部管理者,她的人生充满了转折和精彩。

虽然没能实现在国家队善始善终的愿望,但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永不言弃。


如今的王一梅过得很充实,她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继续为中国排球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人生转身,同样值得我们钦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1

标签:体育   土耳其   为国争光   效力   王一梅   排球   球员   重炮   炮手   女排   中国队   辽宁   国家队   力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