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国发出一份通缉令,目标直指中国芯片领域的领军人物——陈正坤。这位曾为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科技人才,却被美国视为心腹大患,遭到通缉逮捕。
芯片现在谁都离不开,从手机到电脑,再到汽车啥的,全靠它撑着。尤其是存储芯片,像DRAM那种,用来临时存数据的,全球市场就那么几家大公司把持着,美国的美光、韩国的三星和SK海力士,基本垄断了高端技术。中国想在这一块儿立足,难上加难,因为技术门槛高,投资大,还得面对各种国际限制。
陈正坤这个人,就卷进了这么一场中美芯片争端的典型案子。他是台湾人,早年就在半导体圈混,积累了不少经验。2013年之前,他管着一家叫瑞昱的存储芯片公司,当总经理兼董事长,那时候公司主要做DRAM相关的生产和研发。美光一看机会,就把这家公司收购了,陈正坤顺势成了美光台湾子公司的总裁,负责至少一种DRAM芯片的制造线。他在那儿干了两年多,管着团队,优化生产流程啥的。
2015年7月,陈正坤从美光跳槽,去了台湾的联电公司,当高级副总裁。联电是台湾老牌 Foundry 厂,主要帮别人代工芯片。陈正坤一去,就开始推动联电跟大陆的福建晋华合作。福建晋华是2016年2月刚成立的公司,国家背景,专门冲着DRAM技术去的,想从零起步搞出自己的生产线。陈正坤在联电时,安排了技术合作协议,联电提供技术,晋华出钱,一起开发32纳米级别的DRAM。
过程中,他还从美光挖了两个人过来,一个叫何建廷(J.T. Ho),另一个叫王永明(Kenny Wang),俩人以前都在美光台湾子公司干活,负责DRAM设计和制造。检察方后来指控,这俩人离职时带走了美光的上千份文件,包括芯片设计图、工艺流程啥的,直接转给了联电,然后再传到晋华那儿。价值据说高达87.5亿美元,美光觉得这直接威胁到它的市场份额,因为DRAM市场就那么大点,新玩家进来分蛋糕,肯定得靠低成本或者技术赶超。
2018年9月27日,美国司法部在旧金山联邦法院秘密起诉了联电、晋华,还有陈正坤、何建廷、王永明三人,罪名是经济间谍、窃取贸易机密、串谋啥的。11月1日,起诉书公开了,美国总检察长杰夫·塞申斯亲自宣布,说这是中国政府通过国有企业搞技术盗窃的典型例子。起诉书里详细列了证据,说陈正坤主导了整个过程,先从美光跳到联电,再拉人带资料,帮晋华建厂。同期,美国商务部把晋华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公司卖设备、软件和技术给它,等于断了供应链。晋华的工厂刚起步,就卡壳了。联邦法院签发了逮捕令,把三人列为全球通缉对象。FBI开始追查,列入通缉名单,悬赏啥的没明说,但三人当时都在亚洲,没被抓。陈正坤那时已经是晋华的总裁,管着整个DRAM项目。
为什么美国这么急?因为芯片是战略物资,中国“Made in China 2025”计划里就把半导体列为重点,想减少进口依赖。2017年中国进口芯片花了2700亿美元,比石油还多。美光控诉说,晋华用偷来的技术,就能快速量产,抢市场。联电和晋华否认一切,说技术是自己开发的,还反诉美光专利侵权。2018年1月,晋华在福建法院起诉美光,说美光侵犯了它的专利,结果赢了,美光部分产品在中国禁售。联电也起诉美光,说美光侵犯了它的专利。
官司拖了好几年。2020年10月,联电先扛不住了,认了窃取贸易机密的罪,付了6000万美元罚款,还答应配合美国调查晋华。联电说这是为了结束纠纷,继续做生意。晋华没认,坚持打下去。2021年,晋华的刑事案开审,但不是陪审团,是法官独审。检察方出示了文件、邮件啥的,试图证明技术来源不正当。晋华律师辩称,那些所谓机密其实是公开技术,或者员工正常流动带来的知识。陈正坤他们三人没出庭,因为人在外头,美国抓不着。通缉令一直有效,2020年6月,美国正式把三人加进FBI的通缉名单,罪名是经济间谍,最高可判15年监禁,外加巨额罚款。
2023年12月,美光和晋华签了全球和解协议,撤了所有民事诉讼。美光说这是为了专注业务,晋华也说想结束纠纷。2024年2月27日,旧金山联邦法官玛克辛·切斯尼判晋华无罪,说检察方证据不足,没证明晋华窃取了美光的技术。晋华发表声明,说自己一直尊重知识产权,依法经营。这对晋华是大利好,虽然实体清单还没完全解除,但至少刑事指控没了。美光股价没大波动,因为市场早消化了。但三人呢?陈正坤他们的指控还在,晋华无罪不等于个人脱钩。起诉书是单独列的,UMC认罪后,个人案子没跟进报道。按2024年的信息,三人仍面临指控,逮捕令没撤销。陈正坤后来从晋华离职了?没确切消息,但他没被抓,估计还在亚洲活动。
现在2025年了,这事儿怎么样?晋华工厂没大规模量产,DRAM项目受制裁影响,进展慢。陈正坤的通缉令还在,FBI网站上可能还挂着,虽然没新动作。美国换了政府,拜登时代继续芯片管制,但“中国倡议”项目2022年就停了,转而更广的执法。陈正坤这案子成了历史遗留,没新审判报道。或许和解后,个人指控淡化了,但正式撤销没见公告。芯片战还在打,美国推CHIPS Act,投钱建厂,中国也加速国产化,像华为用自家芯片绕过限制。这事儿提醒大家,技术流动不是简单跳槽,牵扯国家利益,容易成靶子。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