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美国人干了一件“看起来是自保、实则埋雷”的大事,他们把进口商品的关税一口气拉到了历史最高点,平均高达59%。
当时的总统胡佛签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本意是保护美国工人饭碗、刺激内需,结果却像在油锅里扔了个炸弹——全世界的经济都跟着炸了锅。
没人想到,这份发自华盛顿的文件,竟然成了世界大战的“序曲”。

胡佛签字那天,白宫外风平浪静,可在柏林、东京、伦敦和巴黎,风暴已经悄悄酝酿。
关税一加,全球贸易像被卡了喉咙。各国纷纷报复,贸易壁垒此起彼伏。三年后,全球贸易额直接跳水66%。这不是跌,是摔断了腿。
德国首当其冲,原本靠出口养活工业的德国,突然没了买家。工厂倒闭,街头排队领面包的人越排越长。1932年,德国失业率飙到30%。
有人开始说:这个国家需要“铁腕”。希特勒,就是在这样的土壤里被“选”出来的。

他站在啤酒馆的高台上喊:“我们被羞辱,是因为别人不让我们卖东西!”底下的失业工人用力鼓掌。经济崩了,民意才会转向极端。纳粹党也正是在这波危机中,从边缘小党变成了主政者。
东京那边也不好过,日本当时严重依赖出口丝绸、棉布、钢材等原材料。高关税一来,产品卖不出去,军部开始对着地图打算盘:“既然市场没了,那就去抢资源。”
1931年,他们端了一锅冷饭,重新炒作“满洲危机”,悍然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蚕食中国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正是军部势力急于通过战争转移国内压力的结果。

而美国自己呢?嘴上说中立,手下却悄悄卖东西。1930年代,美国企业照样向德国、日本出口废钢、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赚钱不嫌对象是将来打他们的敌人。
这场看似“自保”的高关税风暴,实则像一记重拳,打在了世界经济的肋骨上。
但真正的爆炸,还在后头。
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欧洲战场正式开打。
再往前推十年,没人会想到,一个靠啤酒馆演讲的画家,能指挥一支百万大军;一个岛国的军官,能在南京城里烧杀抢掠六周。
可当人们吃不上饭、看不到希望时,哪怕是疯子说的“要打出去”,听起来也像“唯一的出路”。

美国那份关税法案,像是打翻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德国极端化、日本军国化、英法绥靖化,一环扣一环,到最后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大火。
战争终结于1945年,确切地说,是终结在美国的工业不被战火波及,而其他国家的钢铁厂变成了废墟。
7000万人死去,工业秩序重建,美国摇身一变,成了“世界工厂”和美元霸主。
也正因为这一课太惨,战后世界才拼命建起WTO、IMF、世贸组织这些规则机构,目的就一个:别再搞关税战了。
可历史的钟摆,总是来回摇。
2025年,美国又开始“玩老套路”了。

2025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又上头了。他们说,要“让制造业回流”,于是对中国、欧盟、墨西哥一通加税。钢铁涨税,电动车涨税,连电脑芯片都不放过。
看起来是保护“本国工人”,实则是转嫁自己的经济焦虑。
但别忘了,今天的全球供应链早已不像1930年。一颗芯片,从设计、制造、封装到运输,要绕地球两三圈。高关税一加,伤的不是别人,是自己。
苹果、特斯拉、英特尔都在叫苦。美国的中产买个电饭煲都贵了50美元。这不是“让美国更强大”,而是“让人人都掏更多钱”。

与此同时,中国却在下盘很大的棋。
“一带一路”、RCEP、金砖扩容,这些不是口号,是在另起炉灶,搞“去美元化”和“区域自贸网络”。别人筑墙,中国修路。别人封锁,中国铺桥。
这和1930年代的德国、日本不同——他们是被逼急了才铤而走险;而中国,是在主动构建新规则、新秩序。
可问题是,美国现在又开始破坏旧秩序,像极了当年签《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那个胡佛。

那时的全球经济体系刚成型,就被砸了个洞;如今的国际贸易刚恢复元气,又被拉回零和博弈。
历史,像翻旧账一样,一页页地重复。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