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文|声声说

编辑|声声说

“免其死罪,发配边疆”。

当看到电视剧里皇帝对罪臣、要犯这样说时,千万别以为是什么皇恩浩荡。

这往往意味着,你将面临一场通往地狱的“旅行”。

而其中四个流放地,更是能让你深刻体验什么叫生不如死。

宁古塔

有这样一则民谣,足以证明宁古塔的恐怖之处。

“人言黄泉路,若到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

宁古塔位于极北苦寒之地,今在黑龙江省,一年中有近半年是冰天雪地。

清初文人吴兆骞被流放此地,曾在书信中绝望地写道:宁古塔,非人间也。

寥寥数语,已是字字泣血。

甚至有大臣宁愿咬舌自尽,都不愿意流放宁古塔。

这里的冬天有多冷?流放者形容“哈气成霜,滴水成冰”。

夜里睡觉不戴帽子,第二天耳朵可能就冻掉了。

早上起来,胡子上挂满冰碴,像一把小冰刀。

人一旦在野外迷路,几分钟内就会被冻成一尊冰雕。

现代有暖气或保暖衣物,可古代能穿上棉花的都少之又少,更何况是犯人。

他们戴着沉重的枷锁,每天要在寒地里走几十里地,不知道是冻得没知觉还是累得没知觉。

行走千里抵达宁古塔之后,还要当牛做马,干最重的活。

开垦冻得像铁板一样的荒地、在及腰深的雪地里伐木、修建军事工事......

然而犯人住的却是“地窨子”,就是在地上挖个坑,上面搭个顶,阴暗潮湿,四面漏风。

吃的也是粗劣不堪的稗子、小米,终年不见细粮和蔬菜。

这样的日子,怪不得说犹如黄泉。

岭南

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

与宁古塔的“物理冰冻”不同,唐宋时期最令人恐惧地流放地是岭南,泛指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一带。

岭南地处亚热带,终年高温高湿。

空气永远是湿漉漉、黏糊糊的,身上出的汗根本蒸发不掉,整天都像泡在水里,皮肤很容易溃烂生疮。

不过瘴疠,才是岭南最致命的武器。

古人所说的“瘴气”,其实就是因湿热环境而滋生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引发的恶性疟疾、登革热、痢疾等烈性传染病。

他们不懂科学,只觉得这片土地的空气有毒。

流放者往往水土不服,一旦染上瘴疠,便会高烧不退、上吐下泻,在没有特效药的古代,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

而且这里的“原住民”也相当不友好,毒蛇、蜈蚣、蝎子、蚂蟥等各种毒虫遍布。

唐朝宰相李德裕被贬到岭南,直接将这里比作地狱,形容此地“鬼门关”就在附近。

而崖州,今海南三亚,就是岭南的加强版,古人眼中的天涯海角。

被流放到这里,意味着你被整个世界彻底抛弃了。

崖州拥有岭南所有的缺点,湿热、瘴气、毒虫,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台风是家常便饭,一次就能摧毁赖以栖身的茅屋。

最重要的是这里远离大陆,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远在海的另一边,音讯全无。

这对交通不便,对落叶归根有执念的古人来说,是压垮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巴蜀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如今的巴蜀,是天府之国,火锅、美女都令人心神向往。

但在古代,尤其是秦汉至唐宋时期,巴蜀在流放者心中的形象,是一个被群山封锁的、与世隔绝的巨大监狱。

唐代宰相刘禹锡曾有过“巴山楚水凄凉地”这样的感慨,而李白被赦时更是用“千里江陵一日还”来形容迫切想离开这里的心情。

前往其他流放地,路途虽远,但多是平原或丘陵。

而进入巴蜀,你将直面中国地理上最令人望而生畏的天险。

所谓的路,很多时候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仅容一人通过的木板栈道。

脚下是万丈深渊,头顶是摇摇欲坠的危石。

押解的官吏一脚踹来,或是自己一时失足,便会瞬间坠入云雾缭绕的峡谷,尸骨无存。

即便活着到达,也很难适应这里的环境。

巴蜀盆地地形闭塞,水汽难以散发,导致这里常年多雾、多雨,日照稀少。

古有“蜀犬吠日”的成语,意思是说四川的狗很少见到太阳,一见太阳出来就惊奇地狂叫。

对于来自中原或北方的流放者,这种终日阴沉、湿冷的天气,极易引发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更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抑,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灰蒙蒙的。

而且巴蜀四周被秦岭、大巴山、巫山、大凉山等崇山峻岭环绕,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巨大盆地。

一旦进去了,再想出来,难如登天。

这种地理上的隔绝,赋予了它“天然监狱”的属性。

当权者把人流放到这里,就是吃准了你插翅难飞。

房陵

相比前三者的自然环境之苦,房陵(今湖北房县)的恐怖,则源于其独特的政治属性。

这里山川险峻,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自古就是专门囚禁“特殊人物”。

被废黜的帝王、太子和谋逆的皇亲国戚......

汉朝的汉少帝刘辩,唐朝被武则天废黜的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明朝的皇太子朱见济。

这些人上人,都曾被流放到此。

虽然客观来看他们身体上受的苦不如其他几个地方多,但从万人之上的帝王、太子,跌落到泥里。

这种巨大落差,对他们来说是无尽的屈辱和绝望。

而且此地的看管,是四个流放地中最森严的,一举一动都在严密地监视之下。

四周都是崇山峻岭,外面还有重兵把守,想逃也逃不掉。

流放到宁古塔,或许还有遇赦归来的可能。

但被关进房陵,基本等于被判了政治死刑。

流放到房陵的人,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作为一个“活的警示牌”警示后人。

甚至当权者随时可能因为一个谣言、一场噩梦,就派人来将你赐死,以绝后患。

结语

在古代是流放地的地方,如今已经发展成了争先打卡的旅游地。

这得益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希望我们能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2

标签:历史   家乡   古代   岭南   瘴疠   瘴气   毒虫   当权者   古人   崇山峻岭   鬼门关   大巴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