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堪比砒霜!一种正大量上市的瓜,一旦发苦赶紧吐掉

傍晚时分,67岁的王大爷像往常一样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一根刚买的黄瓜。切开一尝,入口就泛起一股奇怪的苦味。

家人在一旁说,这瓜是不是坏了?王大爷心想,偶尔苦点没事,继续吃下去。没过多久,他竟开始腹痛、恶心,全家这才慌了神,把剩下的瓜全倒了。

其实,苦味瓜引发中毒 的新闻屡见不鲜,每年夏天都有人中招。那网上说的「毒性堪比砒霜」、「瓜发苦就有剧毒」真的是真的吗?今天就带大家系统说说瓜类发苦背后的健康风险,和你能怎么安心吃瓜。

超市常见的黄瓜、丝瓜、南瓜、苦瓜 都有可能某一只口感特别苦。有人觉得,这是不是放久了变味了,或者农残太多?其实,苦味瓜最常见的原因,是一种叫“葫芦素”的天然毒素。

葫芦素是西葫芦、黄瓜、南瓜等葫芦科蔬菜在生长过程中,自身合成的防御物质。正常瓜里的葫芦素含量很低,几乎尝不出来

可要是遇到极端天气、种子杂交不当、储存温度异常等问题,某些个体的葫芦素就会猛升,然后直接让瓜“苦到发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曾统计,每年瓜类中毒事件屡有发生,葫芦素被认为是元凶之一。

有人会问,苦瓜本身就是苦的,怎么能安全吃? 关键点在于,苦瓜品种天生“耐苦”,葫芦素含量远低于发苦的黄瓜、南瓜 。苦瓜的葫芦素类型和大部分黄瓜、南瓜也不一样。

如果你吃普通的黄瓜、南瓜、丝瓜、冬瓜,尝到明显苦味或者涩得受不了,一定要立刻吐掉,不要硬吃。 正常的瓜是清甜、无异味的。如果继续吃,极端情况下可能因大量摄入葫芦素而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甚至中枢神经中毒表现。

有数据记载,葫芦素B的急性毒性,确实可以达到砒霜(砷)同级别:小鼠实验显示,50%致死剂量(LD50)可以低至1.5mg/kg。 不过一般家庭中,真正“达到”这种剂量极少见,苦瓜的葫芦素含量远不到这个危怕的数值。真正高危的,是苦味异常严重的西葫芦、南瓜、黄瓜等。

吃瓜前,切一小口尝味道。苦、麻、涩通通别吃。

千万不要侥幸吃“发苦的那部分削掉就能吃”,苦味一旦有说明瓜整个都不安全。

已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第一时间停止进食,多饮温水,症状重立刻就医。

家里老人、孩子、孕妇肠胃脆弱,更要小心,别轻易尝试苦瓜之外的“苦味瓜”。

特别提醒,瓜发苦不是农药残留,而是天生“出错” 。避免这种风险,除了自己尝,还可以到菜市场挑选当季、表皮光滑、个头适中的新鲜瓜。

吃瓜这事,别太大意,更别图省事地把苦味瓜下肚。网上传的那些「毒性堪比砒霜」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万一碰上葫芦素超标的苦瓜,轻则拉肚子,重则中毒进医院,还是得给自己留个心眼。

日常饮食还是建议大家买正规渠道的蔬菜,发现异样赶紧停口,身体不适马上就医,家里老人和孩子千万别逞能。

具体健康情况还是需要前往正规医院检查诊断,不能完全依赖网络信息,瓜发苦这事,只能尝了再说。科学饮食,有疑问记得问专业医生。如果你身边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葫芦瓜类蔬菜发苦的健康风险提示”, 2023.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注意:葫芦科蔬菜的苦味中毒”, 2022.

4. 张鹤. “葫芦素毒性的实验与中毒救治进展”,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27(7):741-746.

5. Fan J, et al. “Cucurbitacin toxicity and detection in bitter gourd varietie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5.

6. 国家标准GB 2763-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美食   砒霜   毒性   葫芦   苦味   苦瓜   黄瓜   南瓜   蔬菜   中国   西葫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