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山水 再造山河 | 隆德北象山:山清水秀迎客来

6月22日,隆德县居民李恒起了个大早,一路慢跑行至北象山。“今年北象山比以前绿多了,除了像我这样来这里跑步的,还有一些专门来这里看风景的游客,本地的外地的都有。”

伫立于隆德县县城北侧的北象山,正呈现出一年中最蓬勃的模样。板蓝根谢了黄花,进入6月的果期,丛丛绿叶摇曳。一簇簇迎来盛放期的紫花苜蓿点缀于满山青绿中,煞是好看。

在大多数隆德县居民的记忆里,北象山曾经伤痕累累。“北象山属于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乱采滥挖,让北象山遍地矿坑,不仅当地地貌破碎不堪,植被也遭到严重破坏。”隆德县城关镇隆泉社区主任王亚辉坦言,彼时支离破碎的北象山不仅是隆德县作为园林县城的一块“伤疤”,也是每个隆德人心中不可言说的痛。

经过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后,北象山周边的环境逐年向好。

2021年,我区编制印发《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20—2025年)》,计划3至5年间使“三山”及规划区域生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北象山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在列入《六盘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20—2025)》的同时,也作为六盘山“山水工程”的一个子项目,在积极争取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支持后,隆德于2023年6月起对该区域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矿山生态修复的过程,就是以科学的方法让失去生态价值的废弃矿山重新恢复生态功能,由外至内让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价值优势的过程。”隆德县自然资源局项目办主任薛新乐告诉记者,一年多的时间里,隆德通过挖高填低、修建挡土墙和排水渠等措施,结合运用“挂网喷播植生+密植坡面+补植补栽”技术,有效消除矿区内的遗留采坑和不稳定边坡造成的安全隐患,并通过密植紫穗槐191万株、补植补栽苗木22万余株、新建柳谷坊71座,实现生态修复面积4242.45亩。

北象山山脚下的花田云海民宿,见证了北象山的“伤愈”。6月的两个小长假,让花田云海民宿迎来了数波客人。民宿负责人姜保忙里偷闲,偶尔会在院内凉亭烹一壶茶,感受着从北象山拂来的夏风和花香。

北象山渐渐绿了,山脚下的民宿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客人。

2009年,姜保来到隆德做苗木生意。那时的北象山留给他的印象是“山光秃秃的,附近的沟渠也总是干涸的”。这两年,北象山随着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推进慢慢复绿,被风景吸引的游客也渐渐多起来,姜保便尝试开餐厅、建民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区内外游客。姜保自豪地介绍,民宿的30间房到了七八月的旺季更是一房难求,至少得提前15天预订。

这一次针对北象山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靶向治疗”,让如今的北象山呈现出“乔灌融合、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自然景观,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绿色转变。2024年底,北象山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还入选了宁夏生态修复优秀案例。

“自2020年起,固原市启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通过盘活土地资源、生态修复和发展特色农业等举措,让生态颜值成功‘转型’绿色产值。”固原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魏廷峰介绍,固原先后实施10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涵盖18个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面积为1.44万亩。通过对这些废弃矿山的修复治理,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也让固原的城市和乡村周边的面貌焕然一新。(宁夏日报记者 张唯 赵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3

标签:旅游   隆德   象山   山清水秀   山河   山水   生态   矿山   隆德县   项目   固原市   固原   历史   自然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