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聪明的活法:近、远

西晋时,年幼的司马绍,坐在父亲、晋元帝司马睿的身边。

从长安来的使者,前来汇报工作。

晋元帝随口问:“儿子,你说太阳、长安,哪一个更远一些?”

司马绍说:“长安近一些,我从来没有听人说,是从太阳来的。从长安来的人,倒是有。”

第二天,大臣在一起开会,晋元帝又问司马绍同样的问题。

司马绍说:“太阳近一些。我们一抬头就看到太阳,却怎么也看不到长安城......”

大家都觉得,司马绍很聪明。

古人还写了“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把同一个太阳,分出近和远来。

诚然,远和近,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感悟。

但凡追求幸福生活的人,远、近得当。

01

上半生,舍近求远。

作为70后,我们多半有外出打工的经历。

打工的日子,真的很苦。但是就想起生活的变化,发现我们比上一代人,方方面面的条件都好多了。

很多人,离开了农村老家,在城里安家了。我们的孩子读书,也能在城里,不要翻山越岭去学校。

城里找工作,也比农村容易。一些城里的工作,还有养老保险,能够让我们在以后,享受退休生活。

俗话说:“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背井离乡的路,很漫长,但也充满了希望。经过多年,我们在异乡扎根,打了个翻身仗。

其实,人生上半场,舍近求远的情况很多。

舍去对身边人的求助,积极利用人机弱关系。

人际关系存在远、近。一般把亲戚、同学、同事等,当成近处的人。偶遇的人,偶尔有交集的人,都是远处的人。

我们以为,近处的人会是贵人,但是一次次求助,却一次次失望,尤其是借钱。

如果你去银行借钱,找一个素不相识的经理,反而他会帮你办妥。

有一个六度空间理论,就是说我们通过六个中间人,可以认识一大批人,甚至是任何一个陌生人。

离你远一点的人,和你打交道,注重规则,而不是人情。这对于发展事业来说,是无不裨益的。

利用网络,知道千里之外的情况,采购自己物美价廉的东西。

你去门口的商铺,发现很多东西,不是你想要的,并且价格也不满意。但是你借用网络,就可以如愿以偿了。

还有,你去很远的城市做生意之前,打开手机,看看那边的情况。很快,天气、政策等,都掌握了。甚至你还会找到一个引路人。

走出去,遇见一段缘分,成就一对夫妻,一个小家庭。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婚姻,都打破了传统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大家都外出,缘分有无数可能。

东北人在广东打工,嫁给了广西人;蒙古人,在东北创业,遇到了东北女子。缘分很远,但是很甜蜜,也很长久。

在上半生,凡事考虑远一点,也积极地走出去,打破祖辈的格局,就有了大格局。

02

下半生,舍远求近。

当一个人到了下半生,就慢慢收回自己了。

一大批人,落叶归根,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何过好下半生呢?很多人还以为,幸福在他处。

诗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远远地看,有一片草地,但是走近了看,却没有什么像样的草。顺着这样的思维,很多年长的人,把日子过反了。

一大批老人,追求诗和远方,到处旅游,带回一大堆照片,还很劳累;一些老人,总是吹嘘在远方谋生的儿子,却对每天伺候自己的儿子,视而不见,各种嫌弃......聪明的人,不会这样,而是舍远求近。

晚年的社交,远亲不如近邻。

多帮助邻居,把关系搞好了。晚年的时候,大家才能够互相关照。

在关键时候,邻居搭把手,能够救命。而远方的亲人,再好,再着急,也爱莫能助。

一些长期在远方的亲戚,朋友,慢慢舍去,大家没有太多瓜葛了,也许后半生都不会见面。

家庭的孝道,最亲的是陪伴。

多给身边陪伴你的儿女,点个赞,也多留一份财产。这样,儿女的孝道,会更加甘心,更有温度。

对身边的老伴好一些,他是你生命的后半段,最好的保姆。感受到了一屋两人,三餐四季,这晚年的幸福日子,就来了。

也许你的儿女都远行,但是你身边有侄女侄儿,也需要对他们好一点。毕竟,这份亲情,在陪伴上,有一定的温度;也可以在关键时候,代替儿女做点什么。

学会筛选信息,不担心两小时和八公里以外的事情。

人老了,就别关心很远的城市发生了什么,反正你也不会去。

也不要焦虑过去几小时的事情,那些未来几小时的事情。

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多关心。便于你出行,就医等。

懂得旅行,而不是到处去旅游。

有的人,老想着远方旅游,却连本县的景点都搞不清。

旅游好不好,不是风景好不好,而是人的心情好不好,还看谁在陪伴你。

恩爱的夫妻一起出发,看一条小街,都很幸福;一个人郁闷地出发,在景区都沮丧。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学会旅行。常常去周边看看,感受不一样的自然。

只要心中有个桃花源,何处不是诗和远方?

03

《易·系辞上》写道:“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学习远和近的智慧,人就能够好好安排自己的人生,近处是起点,远处是梦想;近处是真情,远处是牵挂;近处有熟悉的生活,远处有不一样的生活......

在远近之中,学会取舍,找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能够改变命运的东西。

人这一生,上半生走出去,下半生走回来,来去从容。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活法   聪明   司马   近处   长安   远方   身边   太阳   儿女   城里   远处   一大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