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洛阳第二寺,人少景美还免费,还藏着一处花海

说起洛阳的寺庙,白马寺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那么,第二是谁呢?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很正常。

毕竟,世人世事世情,皆是如此。

第一声名远播,风光无限,第二,默默无闻,难有人知。

比如,谁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有谁知道乔戈里峰是第二。

寺庙也一样。

今儿个,咱就去逛逛,这座中国第二个官办佛教寺院——孟津龙兴寺。

01

龙兴寺坐落在孟津县马屯镇霍村附近,从涧西南昌路出发,开车30分钟左右,就可到达。

据说,孟津龙兴寺建于东汉灵帝时期,是有史可考的中国第二个官办佛教寺院。

千百年来,从宋朝到民国初年,历代都有修缮。

寺里的古碑文记载,明嘉靖五年(1527年)曾大修,距今快500年了。

2000年左右,附近村民捐资重建,让老寺院有了更多烟火气。

寺不大,顺着山势往上走,山门前广场上,画着关公等画像。

山门两层三门,中间门洞内,是弥勒佛咧嘴笑迎人,左右两门可走游客。

左侧有一“禅”字,右侧有一“佛”字,左右两侧各有龙形浮雕。

过了山门,一片翠竹撞入眼帘。一阵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

窑洞、亭台、楼阁藏在竹影里,错落有致。

说不出的清气与幽静。

寺内,大大小小的窑洞里,供着68尊民间诸神。

中间高台之上,关公大殿气势十足,关羽像威风凛凛,不时有香客焚香许愿。

右边楼阁上,金身大佛静静矗立,阳光洒在佛身上,金光灿灿,更显肃穆。

整个寺里,鲜有游客喧哗,只有鸟鸣和风声相伴,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02

古时候,洛阳有两座龙兴寺,分别为北龙兴和南龙兴。

北龙兴寺就是孟津麻屯这座,南龙兴寺位于隋唐洛阳城里坊区宁人坊内,唐武宗时,由于武宗信奉道教,南龙兴寺被烧毁,淹没在历史中。

多年前,考古工作者对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今定鼎门遗址博物馆一带)进行抢救性发掘,在附近的宁人坊遗址发现了几尊残损的佛造像。专家推测,佛造像与坊内的龙兴寺有关。

其实,龙兴寺本名是中兴寺。

之所以改名,是因为历史上的一起事件。

这是一个拍皇上马屁,拍到马蹄子上的经典案例。

唐中宗上台后,官员们极尽阿谀奉承之能,都纷纷上表,夸赞皇帝“中兴唐室”,定能使“大唐中兴”。

地方上更是跟风响应,于是,大唐的土地上,各种中兴寺、中兴观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面对这些马屁,唐中宗不仅不开心,相反很生气,而且是越想越愤怒。

他诏令天下:所有的中兴寺、观,都必须改名,改成龙兴寺、观,所有人都不准再提“中兴”这俩字。

皇上为啥不开心。

因为中宗喜欢脑补,他觉得,夸他行,夸他“兴”,就意味着,说他妈,也就是武则天老太太,不行,“不兴”。

这还了得,改,必须得改。

后来,武老太太病逝于上阳宫。唐中宗伤心不已,参与神龙政变,迫使女皇退位的几大功臣,基本都没啥好下场。

平心而论,“龙兴”确实比“中兴”,更大气,更能体现皇家威仪。

03

出了龙兴寺,走上几百米吧,就能撞见一片惊喜——龙熙花田。


这片花海在霍村、韩庄、薄姬岭三村交界处,足有近千亩。金鸡菊、矢车菊、金光菊、蜀葵、薰衣草、柳叶马鞭草等等,一到花期就争着开,铺天盖地的花,铺天盖地的开心,扑面而至。

这里不收一分门票,游客也不多。

你可以在花田间的小路上随意走,闻着淡淡的花香,听布谷鸟在远处啼叫。

累了就找块草地坐下,看蝴蝶在花丛中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草木香。

没有人挤人,不用排队拍照,简简单单往那一站,随随便便拍一张,就是美美的画面。

来这儿,感受时光的慢与静。

04

龙兴寺,远没有白马寺的繁花与热闹,却有自己的清幽与朴素。

很多时候,热闹的、繁花的、喧嚣的,比不上清净的、宁静、静谧的。

来到这里,听到风吹过翠竹的沙沙声,闻到花海的淡淡香气。

你的心会慢慢沉下来,静下来。

而且,一切都是免费的,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宁静与美好。

如果你厌倦了人挤人的景点,想找个地方静静心,不妨偷得半日闲,来孟津龙兴寺。

逛逛古寺,看看花海,让时光慢下来,感受生活的另一种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旅游   洛阳   花海   孟津   白马寺   山门   寺院   遗址   大唐   佛教   窑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