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报》整版聚焦开封!

10月17日,

中国开封第43届菊花文化节

即将盛大开幕之际,

《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聚焦开封,

推出长篇报道

《河南开封 菊香满城品宋韵 文润古都气象新》,

以“小切口”反映大变化,

全景式呈现开封全力塑造

“宋韵菊香”菊花文化节品牌、

文旅融合赋能的生动实践和

“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亮点成效。

以下为《人民日报》报道原文(节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经历了冬的孕育、春的萌发、夏的积累后,菊花终于在金秋时节绚烂绽放,河南开封也以盛装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赏菊季。

中国开封第43届菊花文化节、第十五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将于10月18日开幕,并延续至11月中下旬。10月的开封,280万盆各色菊花将古都装扮成花的海洋,来自62个城市和单位的800多件菊艺作品,与本地菊展争奇斗艳,再现“一城宋韵 东京梦华”的秋日繁华盛景,国庆期间已吸引780多万人次游客前来赏菊。

菊城文脉传承久

城市与花,呼吸与共;

市花与城,和谐共生。

菊花与开封城,共生共融。

菊花是开封的市花,

开封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菊花名城”。

菊花迎寒吐蕊、傲霜怒放,

高度契合开封坚韧的城市品格。

菊花为华丽绽放而坚韧奋斗的过程,

也是开封人民坚强不屈、

奋发进取的生动映照。

近年来,开封统筹发展与安全,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15项经济指标均位居河南省第一方阵,为近5年来同期最好。

节会赋能开封城

从1983年开封举办菊花花会以来,

历经42年发展,

菊花文化节已成为

开封知名的节会品牌,

带动了菊花种植、菊艺展会、

菊类食品和文创产品等产业崛起,

深刻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格局,

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开封。

“菊花搭台,经贸唱戏”,

作为开封向世界敞开的

又一扇大门,

菊花文化节以花为媒,

变节会“流量”为

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留量”,

扮靓了城市,孕育出产业,

成为开放招商的平台,

为开封高质量发展

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旅融合添新韵

因为一个节,奔赴一座城。

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

节会品牌的集聚效应,

让菊花文化节成为

“聚人气、引流量、促消费”的

强劲引擎。

开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挖掘宋文化、运河文化等的独特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全力推动菊花文化与宋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有机结合,充分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实现文化入景、成景,全力塑造“宋韵开封,菊香中国”的节会品牌。

“十四五”期间,开封创新性实施“文化+”理念,构建文商旅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强化创意驱动、科技赋能,创造多元消费场景,文旅强市成效加速显现。今年1月~8月,开封市游客接待量达8860.97万人次,同比增长8.47%,实现文旅综合收入657.38亿元,同比增长14.44%。

古都澎湃正青春

多年来,开封的菊花越开越盛、越开越美,开封的城市形象也越来越大气、越来越富有魅力。在开封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高标准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新征程中,千年宋韵绽放时代光彩,八朝古都勃发青春活力。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

“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

开封市将牢记嘱托,

坚持以文化为纸、

以创新为笔、

以开放为墨,

全面描绘高质量发展、

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新图景,

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贡献开封力量。

END

来源丨开封发布

校对焦彦瑞

编辑马萧萧

审核徐 辉

投稿kfltwb@163.com

提醒如转载,请注明来源“龙亭微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旅游   人民日报   整版   菊花   文化节   中国   古都   文化   开封市   品牌   河南   城市   市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