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能打动年轻人生娃吗?

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公布,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至其满3周岁。国家发放育儿补贴,有什么深意?能否撬动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认为,育儿补贴能直接减轻生育养育负担,对于缓解生育焦虑、释放生育潜能,确有正向的推动作用。生育、养育、教育是项系统工程,除了直接“打钱”,建议与延长婚产假、做好托育服务、解决年轻人生育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大家愿意生、敢生。

纷纷推出“生娃奖励”

为了提高生育率,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纷纷“出招”,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相关政策——

2021年7月,四川省攀枝花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为二、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500元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的政策;

陕西省神木市的生育补贴、育儿补贴方案明确,为生育二孩家庭一次性补贴5000元,三孩家庭一次性补贴1万元,且每年给二孩家庭3000元育儿补贴,发放至孩子2周岁;三孩家庭每年10000元育儿补贴,发放至孩子3周岁。

在广东,也有不少社区、村庄投身到鼓励生育的大潮中——

东莞市万江街道新村社区,为生育二孩的家庭一次性补助1万元,三孩家庭一次性补助2万元;东莞市大朗镇求富路社区为二孩家庭奖2万元、三孩奖3万元,均一次性到账;广州市白云区南岭村也推出生育补助方案,生一孩补1万元、二孩2万元、三孩3万元,多胞胎直接封顶6万元。

从市到乡镇、村庄,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育儿补贴相关政策,标准不一、发放方式多样。但相同的是,补贴对象多为二孩或三孩家庭。

根据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无论是一孩、二孩、三孩,均可申领育儿补贴。

董玉整说,在国家统一育儿补贴框架下,各地可以根据现实情况,适当增设差异化生育补贴项目,构建更加完善的生育支持网络。同时,建立生育补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机制,适时调整生育补贴标准。

补贴之外还需更多配套措施

作为生育支持的基本制度安排,育儿补贴兼具生育保障和激励导向作用。

董玉整表示,直接发放育儿补贴,可以帮助确有需要的年轻人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增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从国际经验来看,采取积极的经济补贴措施,对于减轻人们的经济压力、缓解生育焦虑、释放生育潜能,确实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直接发放经济补贴,只是提升生育的一种途径。”他指出,要在进行经济补贴的同时综合施策。

一方面,在婚育观念上进行引领,营造提倡婚育、尊重婚育的社会氛围,肯定婚育的社会价值,完善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

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与生育补贴配套的经济支持政策,如住房补助、个税减免、社保优惠等。完善婚育休假制度和托育服务制度,帮助年轻人从紧张的时间精力与工作压力中解放出来。

南方日报记者 刘汉能

来源:南方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育儿   年轻   人生   家庭   婚育   经济   年轻人   方案   东莞市   南方日报   层级   作用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