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亏损10亿!游客减少50万人次,桂林这么坑游客,难怪没人想去

文 | 青茶

前言

“桂林山水甲天下”曾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旅行地,但现在,这座以自然景观闻名的城市正面临游客大幅流失和年年亏损的困境。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掌握着漓江、两江四湖、银子岩等顶级资源,却五年来亏损接近10亿,游客人数也急剧下降。

曾经的旅游热土,如今却成为了游客“避坑”名单上的常客,餐饮宰客、景区管理混乱、旅游团套路层出不穷。

难怪大家宁愿选择其他城市,桂林的美景也没能挽救它的“衰退命运”

桂林能否扭转乾坤,重回辉煌呢?

顶级景区也不能救桂林?

桂林拥有漓江、两江四湖、七星景区、银子岩等数不胜数的顶级旅游资源。

仅漓江游船,就曾是全球游客梦寐以求的旅游项目;两江四湖的夜景被誉为“明信片级”的美景;而“桂林千古情”演出,也曾是一票难求的爆款。

对于其他旅游城市来说,桂林的这些自然资源几乎是无价之宝。

正是这些顶级资源,竟然没能带来可观的收入,反而让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连年亏损。

以2024年为例,该公司全年亏损2.04亿元,比上一年亏损幅度暴增了1800%。

更加让人震惊的是,第四季度的亏损额高达1.8亿元,这相当于公司每天一开门就亏损200万。

那么,桂林的这些资源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收入结构仍然过于依赖传统的门票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80%。

然而,门票经济在当今旅游业中已逐渐显得单薄和滞后。

尽管桂林的自然景点资源丰富,但却未能像厦门、成都等地一样,通过开发特色民宿、文创产品、餐饮等衍生消费来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和多样化需求。

厦门的鼓浪屿早就不依赖单纯的门票收入,而是通过民宿、特色海鲜餐饮、文创商品等方式,让游客心甘情愿地掏出更多的钱。

相比之下,桂林却还停留在以门票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上,忽视了提升游客“二次消费”的机会。

桂林的旅游资源本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却由于管理层的不善运营,导致了景区的服务和游客体验严重下降。

以漓江游船为例,曾经人满为患的船只,如今常常空座一片,游客上船的比例远低于预期。

此外,那个曾经爆棚的“桂林千古情”演出,也经常出现演员多于观众的尴尬场面。

这些顶级景区,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却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创新,导致游客流失,原本的吸引力逐渐消退。

景区的体验变得越来越不符合现代游客的需求,也让人们逐渐失去了对桂林的兴趣。

宰客现象严重

桂林的“宰客文化”已经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标签,不少游客抱怨一到桂林就感觉被当成了“提款机”。

这种情况从游客的饮食、住宿、交通,到旅游团的安排等各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显著的体现。

由此,桂林的旅游口碑已经几乎崩盘,游客纷纷选择其他地方作为替代目的地。

桂林的餐饮宰客现象堪称登峰造极。

当地的啤酒鱼,明明在巷子里的老店只需68元一份,但在为游客专门开设的餐馆里,价格竟然被标到288元!

更为离谱的是,一些餐馆甚至玩起了“阴阳菜单”的把戏。

当店员发现你是外地游客时,会立刻拿出一本“精装菜单”,其中的价格比正常菜单翻了三倍。

这种明目张胆的价格欺诈让游客感到非常不满。

近年来,桂林的旅游团也饱受诟病。很多旅游团标榜“纯玩无购物”,但实际情况却是,游客一上车就被带到各种购物店。

无论是银器店、茶叶铺,还是丝绸馆,都充满了导购员的推销攻势。

游客们常常在导游的“威胁”下,忍不住掏出钱包,购买高价商品。

甚至有些导游会用道德绑架的手段,威胁游客如果不购物,就会让整个行程陷入困境。

这种“低价团”的隐性收费模式,严重破坏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游客的好心情被这些“套路”摧毁,而这种做法也成为了桂林旅游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景区管理的混乱也是桂林旅游口碑下降的原因之一。

象鼻山公园的门票价格曾经高达70元,但在网友的投诉下才不得不改为免费预约制。

周边的商户却巧妙地绕过这一规定,推出了“买198元文创产品送入园资格”的变通方式。

与此同时,黄牛党也在景区门口公然倒卖预约码,游客若不愿排队,就不得不花费额外的50元购买预约码。

游客在桂林的旅游过程中,还面临着随时可能遭遇的各种骗局。

路边的野导游、假冒工作人员、强行收费的摄影师,已经让不少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觉像是在走一趟“智商税”的旅程。

这样的乱象,让原本美丽的桂林山水,也变得让人心生厌恶。

桂林如何打破“门票经济”?

桂林旅游的困境,不仅仅在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在于其管理理念的滞后。

长期依赖传统的“门票经济”,而缺乏创新的思维,导致了这座城市在旅游行业的衰退。

尤其是在全球旅游业越来越注重游客体验、文化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桂林的这一“老旧”经营模式,显得更加不合时宜。

桂林要想重拾旅游业的辉煌,首先必须打破“门票经济”的束缚,向更具多元化和创新的经营模式转型。

借鉴厦门、成都等城市的经验,桂林可以通过发展民宿、特色餐饮、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提升游客的消费欲望与满意度。

例如,在漓江沿线开发一些特色民宿,提供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旅游体验;在餐饮上,通过本地特色菜品、手工艺品等吸引游客购买。

除了景区设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减少宰客和过度收费的行为。

要加强对旅游团的监管,打击非法低价团和强制购物现象。

要想彻底改变桂林旅游的口碑,必须打破餐馆、出租车、景点之间的回扣闭环。

只有将这些“灰色利益”割除,桂林才能恢复游客对其的信任。

同时,桂林还需要加强对旅游行业的法规管理,对不法商家进行严惩,确保游客的权益。

结语

桂林旅游的衰落,虽然有资源管理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由于管理层的传统思维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迟缓。

要恢复桂林的旅游魅力,关键在于打破陈旧的经营模式,敢于创新,并逐步改善游客体验。

毕竟,桂林依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只要能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理念,未来依然有可能迎来一个全新的旅游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旅游   游客   桂林   景区   漓江   旅游团   门票   餐饮   股份有限公司   收入   特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