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明抢中国企业后,荷兰突然发现事情不对劲,提出要跟中方谈谈

在中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一场“大戏”正在上演,这场戏的主角是荷兰政府。它是跟随美国政府,主动“明抢”了中国企业的资产,却完全没料到中国的反制如此迅猛。

在遭到中国反击之后,荷兰才感到“大事不妙”,此事的“操盘手”、 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在10月17日提出要跟中方谈一谈。

前后态度对比,卡雷曼斯和他代表的荷兰政治势力,活脱脱就是个小丑。可惜已经晚了,事情的发展已经不由得荷兰政府“想当然”了。

(安世半导体主要给汽车领域使用)

这件事还要从八年前说起。2017年,欧洲老牌半导体企业恩智浦(NXP,其前身是飞利浦公司的半导体部门)因为其“标准产品业务”产品部(主要产品是功率半导体和汽车半导体)长期亏损,最终决定将其剥离为独立的安世半导体公司。

当时的安世半导体公司仍然濒临破产,而中国闻泰科技公司看到了中国和世界市场的前景,于2018年决定收购安世半导体,并在2019年取得控制权,2020年完成100%控股。

经过闻泰科技5年的努力经营,并且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安世半导体不但摆脱了破产的前景,而且持续盈利,其营收在2022年达到23.6亿欧元的历史峰值,毛利率也提升至42.4%。是中国的出现,才挽救了这个差点没跟上时代的老旧荷兰公司。

(安世半导体的产品主要是功率器件和汽车半导体,中国企业完全可替代)

然而在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将闻泰科技列入了“实体清单”(没给出任何理由,问就是“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并且在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又推出了更嚣张的“50%规则”,任何被实体清单公司控股超过50%的企业,都要面临同等限制,这意味着安世半导体也将面临美国制裁。

此规则的出台,是导致中国政府在10月9日推出加强管控稀土、超硬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相关物项及设备出口系列措施的两大原因之一。另一大原因,是美国政府要对中国制造的商船,以及中国公司运营的商船,停靠美国港口需要缴纳高额费用,想以此打击中国造船业。

就在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就签发部长令,用几十年未引用过、几乎废弃的《商品供应法》,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实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和人员调整权限,有效期整整一年。

接着在10月7日,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庭裁定, 罢免了安世半导体CEO张学政的职务,并将闻泰科技间接持有的安世投票权置于独立管理人控制之下。

(荷兰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是中欧贸易的重要枢纽)

这是明目张胆的抢劫行为。西方媒体构建了几十年的神话,什么“西方契约精神”、“西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政府不能干预市场”、“企业无国界”、“技术无国界”、“西方营商环境好”等等,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全都成了国际笑话。

中国政府立即反击,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国境内子公司和分包商出口特定元器件。安世半导体全球7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仅广东东莞的封装工厂就承担着七成最终产品的出货任务,同时中国市场也占据安世半导体约一半的销售额。

此规则一出,欧洲的汽车制造商都慌了,因为它们也大量依赖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的产品。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称欧洲汽车制造业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汽车生产,已经是欧洲部分发达国家国家,所剩为数不多的支柱产业了)

这时候荷兰政府才感到“大事不妙”,声称将安世半导体CEO张学政停职并非受到美国政府指示,接管行动是荷兰“自主决定”的。然而,连荷兰法院公布的法庭文件都明确写着,美国政府在今年6月就对荷兰政府称如果想要安世半导体获得美国政府的豁免,其CEO必须被替换。

不论是荷兰政府“自主决定”还是被美国政府“命令”,这次明抢中国企业资产的行为,必将付出代价。

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已经正式向荷兰方面提出交涉,外交部发言人在13日明确反对荷兰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直指其搞歧视性做法;同时闻泰科技也联合国际律师事务所,向荷兰行政法院起诉,指控部长令越权,同时启动法律程序维护权益。

在中方政府和企业这一套组合拳打击之下,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在10月17日公开表态,希望就安世半导体的相关问题与中方进行谈判,但他的声明里仍然透着傲慢,强调希望确保安世半导体未来依旧在荷兰进行发展。

(中方目前对荷兰的反击,只是些常规的小手段,几个重拳还都没出手)

在10月19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发布了至全体中国员工的公开信,声明安世国内公司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对于任何其他未经安世国内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公司有权拒绝执行,同时安世国内主体运营及员工薪资福利一切正常。

这份声明预示着,如果荷兰想要抢夺中国企业的资产,最终将落得人财两空,中国政府和企业都不会允许其阴谋得逞。

荷兰政府这才知道自己闯了多大的祸。中国手中的牌还很多:

如果中国加强对荷兰的稀土禁运,荷兰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以及大量汽车生产厂等,在耗尽了库存之后恐怕都得停产;

中国还是荷兰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出口欧盟其他国家的商品大量通过鹿特丹港和阿姆斯特丹的机场、铁路转运。如果中国航运企业改变货运港口,荷兰经济也将受到重创。

荷兰政府这出戏只是中美竞争背景下的一个小插曲,但它也给中国企业提了个醒,未来出海经营及收购外国企业,必须考虑到政治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财经   荷兰   中国企业   中方   不对劲   事情   发现   半导体   中国   美国政府   政府   公司   欧洲   阿姆斯特丹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