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亏本”的羽绒服 ,如何干翻始祖鸟登顶?国货凯乐石的逆袭

前言

2023年,当红遍中产圈的“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交出全年18%的营收增长成绩单时,一个名叫凯乐石的中国品牌,却以90%的增速,成为户外圈最生猛的“黑马”。

更令同行闹心的是,在国内越野市场,凯乐石的FUGA跑鞋以34.8%的占有率,把其他品牌按在地上摩擦。

对此,不少人质疑,一个国产品牌,如何能在一个北欧美巨头垄断多年的市场里,拼出一条路?

创立品牌的初心

凯乐石的技术故事,不是从某个高大上的实验室开始的,而是源自一段浸满鲜血和遗憾的历史。

时间拉回到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挑战珠峰,那是一次载入史册的壮举,但背后的代价却无比沉重。

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位英雄,在极寒中搏命,最终却因装备的简陋,合计被截去了十根手指,多人落下终身残疾。

那一句“要是我们有自己的国产好装备就好了”的叹息,成了萦绕在中国攀登界半个多世纪的“心结”。

这个“心结”,就是凯乐石创始人钟承湛在2003年创立品牌的原点,他要做的事,在当时几乎所有人看来,都是个注定亏本的买卖——专攻高海拔攀登装备。

但他的目标很明确:要造出一副能在中国最险峻环境下通过验证的铠甲,他们没有把实验室数据当成圣经。

凯乐石的研发理念近乎“玩命”,2007年,第一款高海拔羽绒服的原型被带到了贡嘎雪山,结果呢?测试者毫不客气地反馈:“这玩意儿就像一块湿棉被!”透气性奇差。

失败了就改,凯乐石没有闭门造车,而是找来了全球107位顶尖的攀登者,让他们在实战中提意见,袖子太长?改短!肩膀太宽不贴合亚洲人?收窄!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调整,在极限环境下,每一处都可能关乎生死。

盲人登山家张洪,就是穿着凯乐石的装备登顶珠峰的,他看不见,只能依靠装备上特殊的触觉设计来辨别和操作,这种设计,就是在无数次实战验证中打磨出来的,它经受住了最不可能的考验。

当然,光有实战还不够,得有硬核科技撑腰,凯乐石亮出了一张王牌:航天级的相变材料(PCM),这听起来很玄乎,说白了,就是把能智能调节温度的微米胶囊,织进衣服的纱线里。

为了证明这玩意儿到底有多牛,他们做了一个残酷的对比测试,在零下30摄氏度的冷库里,穿着凯乐石装备的假人模型,体表温度只下降了1.2℃,而作为对比的某个欧美顶级品牌,温降高达4.7℃。

冰冷的数字,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说服力,为了保护这项技术,他们一口气注册了七项国际专利,筑起了结结实实的技术壁墙。

选择“活广告”

有了过硬的产品,怎么让市场相信你?凯乐石的策略不是广撒网,而是“擒贼先擒王”——先搞定金字塔尖上那群最权威、最挑剔的人。

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国际登山联合会(UIAA)官方宣布,指定凯乐石为赛事的唯一装备供应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这个领域,凯乐石硬生生挤掉了像始祖鸟、猛犸象这些盘踞多年的传统豪强,拿到了行业规则的定义权。

紧接着,国际攀岩联合会(IFSC)也将它列为官方供应商,进一步巩固了它在整个攀登界的专业地位。

有了权威机构的权力加冕,下一步就是渗透进精英社群的心智,当凯乐石决定进军欧洲市场时,他们没有选择在电商平台打价格战,而是把目光瞄准了法国霞慕尼的登山向导。

这群人是户外圈真正的意见领袖,他们的选择,就是客户眼里的“金标准”,凯乐石直接把产品送给他们用,让他们成为行走的“活广告”。

当30名持证向导穿着凯乐石的装备,一次次带领队伍登顶勃朗峰时,这种专业背书的力量是爆炸性的。

很快,这种信任就在市场上得到了回报,凯乐石的官网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传统户外强国一上线,短短3个小时,70%的库存就被抢购一空,专业人士的信任,成功转化为了大众消费者的追随。

这种转化在国内市场表现得更加惊人,凯乐石旗下的FUGA系列越野跑鞋,市场占有率一度冲到38.2%,把占有率24.6%的国际大牌HOKA甩在了身后。

在一次618购物节,FUGAEX3代跑鞋在凌晨1点就宣告库存售罄,单日卖出了5万双。

更值得玩味的一个数据是:在某次销售中,有高达43%的购买者,在过去一年里穿的还是国际品牌的鞋,这意味着,凯乐石不只是在吸引新用户,更是在从巨头们的碗里抢食。

完美的商业闭环

我们把时间拨回到起点,当钟承湛决定要做高海拔攀登这个小众市场时,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这明明就是个“亏本生意”。

但凯乐石的商业魔法,恰恰就是把这个看似不计成本的“情怀项目”,变成了一个可持续、高效率的商业闭环,他们的核心打法,就是“技术下放”。

这套逻辑其实很简单:把那些为了应对珠峰、极地等极端环境而研发的顶尖技术,比如前面提到的相变材料、和Vibram独家合作的鞋底配方、经过无数次验证的鞋楦数据,进行模块化处理,然后应用到售价不足千元的大众产品上。

FUGA跑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消费者用一个中端产品的价格,买到的是经过极地环境考验的技术结晶,这就形成了一种“平替+升级”的降维打击,你不仅能用更少的钱买到和国际大牌性能相当的产品,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能获得超越。

这套“技术下放”的玩法,背后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生产体系来支撑,凯乐石没有把自己的命脉交给别人,而是在广东清远自建了数字化的生产线。

这条产线要解决的,都是些硬骨头,比如FUGA跑鞋的大底,需要将三种不同密度的橡胶在一次模压中成型,公差要求小于0.1毫米,这在行业里是公认的难题。

但通过数字化控制,他们硬是把这个工艺的良品率,从最初的92%提升到了惊人的99.2%,千万别小看这7个百分点的提升,内部算过一笔账,光是这部分良品率提升所节约下来的成本,就足以再建一个新的研发实验室。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正向循环:生产效率的提升反哺技术研发,技术研发的成果通过“技术下放”引爆市场,市场的利润再投入到更先进的生产和研发中。

所以,凯乐石的成功,真的不是一句简单的“国货牛逼”就能概括的,它背后是一套完整的、逻辑严密的“验证方法论”。

它始于对历史遗憾的回应,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完成了性能验证,巧妙地撬动了行业金字塔尖,实现了信任验证,最后,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了市场优势,完成了价值验证。

结语

今天,当你看到珠峰大本营里,成片飘扬的是凯乐石的帐篷,当你得知中国高程测量队穿着全套国产装备测量珠峰,实现了零冻伤的奇迹,与1960年的悲壮历史形成鲜明对比时,你会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胜利。

它标志着“中国制造”正在完成一次深刻的蜕变,从过去依赖价格优势的代工者,变成了今天手握“标准定义权”的引领者。

凯乐石的故事,给所有想走向全球价值链顶端的中国品牌,画出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真正能让你通行世界的,不是情怀,而是无可辩驳的验证。

文丨太阳当空赵

编辑丨太阳当空赵

信息来源:

1.《KAILAS凯乐石签约国际攀联,共推全球攀岩运动发展》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2024-06-07 10:04 

2.《中国登山及探险运动的推动者——中国专业户外品牌凯乐石》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2-01-25 14:52

3.《心智金牌|凯乐石:与其大众破圈,不如让用户入圈》华商韬略2024-09-03 11:04吉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时尚   始祖鸟   国货   羽绒服   中国   装备   跑鞋   市场   珠峰   品牌   技术   国际   大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