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气虚的人别瞎吃!建议:2样不吃、多吃3样,补气暖身过寒冬

今天是进入立冬的第二天,进入立冬后意味着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来了,也预示着今年快过完了,人又长大一岁。冬天除了有大雪纷飞,也有寒风寒邪肆虐,对气虚以及体质较弱者,还有老年朋友极不友好,稍微保养不当就易出各种状况,所以,从立冬开始,特别是气虚的人有必要做好充分保养。

气虚的人冬天会觉得倦怠乏力、容易疲劳没精神,少气懒言、说话有气无力,晚上易醒,白天没精神,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稍微一活动就喘,尤其天越冷,气越收,喘得感觉越明显。所以,这种体质的人群,进入立冬后不要瞎吃!错误饮食会加重气虚情况,正确调理才能补气暖身,增强免疫力,才能抵抗严冬。

立冬后气虚的人别瞎吃!建议:2样不吃、多吃3样,补气暖身过寒冬!

2样不吃——白萝卜

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并非没有道理,从中医角度来看,萝卜能清热消滞、行气消胀,而冬季人们常进补、活动量又少,容易积热生痰,此时适量吃萝卜正好能缓解这类问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萝卜在行气消胀的同时,也会消耗体内部分“气”。对于本身气虚的人来说,若冬季大量吃萝卜,反而可能加重气虚症状,甚至出现拉肚子、胃胀等不适。

如果冬天想吃吃萝卜,建议记得少量食用,并且可以搭配羊肉等温热补阳气食物一起炖煮,通过食材搭配来调和萝卜的特性。

2样不吃——陈皮

大家都知道,陈皮在化痰燥湿方面效果出众,民间也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两陈皮胜黄金”的说法,足见其价值。

但要注意的是,陈皮性质偏温热燥烈,若在冬季长期饮用陈皮水,容易耗损体内的阳气与津液,因此并不适合气虚体质的人在冬季饮用。所以,如果想用陈皮可以搭配偏凉性食材中和一下,比如罗汉果、雪梨等,但对于气虚的人还是少喝吧!

3样多吃——山药

从中医角度来看,气虚人群适量多吃山药是很合适的。山药性平、味甘,能补脾益气、固肾益精,且药性温和不滋腻,既可以帮助补充气虚人群所需的“气”,改善乏力、精神不振等不适,又不容易给身体带来负担。

另外,山药中还含有钾、镁、维生素B族等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参与身体正常的代谢活动,能辅助维持体力,避免因营养不足加重气虚导致的疲劳感。

食谱推荐:猪肚山药汤

具体做法:

1、猪肚放盐,面粉抓洗干净,多余的油脂剪掉;清洗好的猪肚切块,放姜片、胡椒粒,热油下锅炒香。

2、锅中加入热水,转砂锅煲1小时,一定要加开水,这是汤鲜奶白的关键,30分钟后放入山药一起煲,出锅前加入枸杞,盐调味即可。

3样多吃——乌鸡

乌鸡在中医里是经典的补益食材,性平、味甘,能入脾、肾经,核心功效是补气血、益肝肾、填虚损。气虚人常存在“气不足”导致的乏力、精神差、易疲劳,部分人还可能伴随轻微血虚,而乌鸡不仅能补充“气”,还能兼顾滋养血液,通过气血双补来改善气虚引发的整体虚弱状态。

食谱推荐:红枣乌鸡汤

食材准备:乌鸡,当归,红参,黄芪,麦冬一小把,红枣3颗

具体做法:

1、乌鸡去掉肥腻的部分,冷水下锅,加葱姜焯水,洗净备用。

2、全部材料放进炖盅,或者砂锅,电饭锅,加适量水,想要汤更清甜一些,可以加矿泉水,然后炖汤模式2个小时,最后出锅加盐即可。

3样多吃——红薯

从中医角度来讲,红薯性平、味甘,入脾、胃经,能够补脾益气、宽肠通便。

气虚的人会有脾胃功能偏弱情况,而红薯能温和滋养脾胃,帮助改善脾胃运化能力,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增强后,能更高效地将食物转化为“气”,从而缓解乏力、精神不济等气虚情况。

食谱推荐:银耳红薯羹

具体做法:

1、银耳提前泡发好,煮前撕碎,银耳和水的比例1:6,再加红枣红薯莲子电饭煲煮40分钟。

2、然后加入冰糖和枸杞后,继续煮十分钟,换平底锅大火煮五分钟出胶,撒桂花即可。

大家好,我是食养小厨,一个喜欢美食的营养师、食疗养生师,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哦,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养生   立冬   补气   寒冬   建议   陈皮   山药   乌鸡   萝卜   红薯   脾胃   乏力   银耳   红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