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图违删
#图文作者引入成长激励计划#
今日小暑,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这天气,走在街上分分钟像被放进蒸笼,热得人喘不过气。在这一年中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咱们的饮食可不能马虎,今天就和大家唠唠三伏天的“三不吃三吃”,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智慧,照着做,保准让你舒舒服服过三伏!
先说说这“三不吃”。
第一不吃,燥热大补品。
很多姐妹觉得夏天身体消耗大,就想赶紧吃些大补的东西,像人参、鹿茸这些燥热的补品,可别在三伏天往肚子里塞。
三伏天本就暑气蒸腾,人体阳气浮于外,内里脾胃相对虚弱,这时候吃燥热补品,就好比往熊熊烈火里又添了一把干柴,不仅补不进去,还容易上火,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便秘等问题,得不偿失!
第二不吃,冰凉饮料、西瓜、冷饮、冰镇啤酒。
大夏天的,从外面一进家门,打开冰箱,拿出一瓶冰镇饮料“咕嘟咕嘟”灌下去,那叫一个痛快!
可这一时的痛快,却会给身体埋下不少隐患。冰凉的东西进入体内,会让原本就处于“虚弱状态”的脾胃受到强烈刺激,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长期这样,脾胃就会变得越来越“娇气”,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西瓜虽然是夏天消暑的常见水果,但它性寒凉,吃多了也会损伤脾胃阳气。
至于冷饮、冰镇啤酒,更是要少碰,为了一时口腹之欲伤了身体,实在不划算。
第三不吃,油腻厚重食品。
三伏天里,闷热潮湿的天气让人食欲减退,肠胃消化功能也不如平时。
油腻厚重的食物,像红烧肉、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不仅难以消化,还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甚至可能引发积食、上火等问题。
咱们的肠胃在三伏天就像一个疲惫的工人,这时候再给它“派重活”,可真是太为难它啦!
说完了“三不吃”,再来聊聊三伏天该吃点啥。这“三吃”——姜、枣、茶,可都是三伏天养生的宝贝!
先说姜。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三伏天吃姜,好处多多。
姜性温,能温中散寒、促进消化,帮助我们驱散体内的湿气。早上起来,切几片生姜,加点红枣、枸杞,煮上一杯姜茶,既能温暖脾胃,又能让你元气满满开启新的一天。
或者在做菜的时候,多放点姜丝,像姜丝炒肉、姜汁藕片,既美味又养生。不过要注意,姜虽好,但晚上最好别吃太多,以免影响睡眠。
再说说枣。
红枣可是咱们女性的“养颜圣品”,三伏天吃枣,补气血的效果特别好。
三伏天出汗多,身体里的气血容易流失,这时候吃几颗红枣,能及时补充气血。
每天早上吃几颗干红枣,或者用红枣煮小米粥、炖银耳羹,香甜可口又营养。红枣还能健脾胃,和姜搭配在一起,温中补气的效果翻倍!
最后是茶。
三伏天喝茶,首选绿茶和苦丁茶。绿茶富含茶多酚,有清热解暑、提神醒脑的作用,工作累了,泡上一杯绿茶,茶香四溢,暑气仿佛一下子就消散了不少。
苦丁茶虽然味道有点苦,但它的清热降火、消暑解毒功效一流,不过苦丁茶性寒,脾胃虚寒的姐妹可别喝太多。
要是不喜欢苦味,也可以试试荷叶茶、冬瓜茶,同样能祛湿利水,帮我们赶走三伏天的湿气。
朋友们,三伏天是一年中养生的关键时期,饮食上遵循“三不吃三吃”的原则,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能健健康康、美美丽丽地度过这个夏天!
赶紧把这些养生小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在三伏天吃出好气色、好身体!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