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飞船遭撞击,罪魁祸首是谁?航天员如何平安回地球?

二零二五年十月三十一号晚上二十三点四十四分,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载着由张陆、武飞、张洪章三位宇航员组成的乘组发射飞向中国航空站,于十一月一号四点五十八分成功进入航天站。

至此,中国航天历史上第七次完成了两个乘组之间的太空会师,二十一号乘组将会在轨驻留大约六个月的时间,同时随行的四只小白鼠将启动为期数日的在轨实验等。

且在神21发射圆满成功后,接下来最让人期待的就是神20乘组的返回。

原本后者定于本月5号返回地面,可在当天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宣布,神20疑似遭到了空间微小碎片的撞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为了确保3位返回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原方案五号返回地面将推迟,时间待定。

这也让一直关注着航天任务的朋友们非常担忧。

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是“空间碎片”?

倘若被撞到了,神舟飞船的损伤可能会有多么的严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且我们又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把宇航员们平安的接回地球呢?

对此大家伙们不必担心,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国家,中国航天肯定有非常充足的应急预案。

因为神21刚刚发射,神22当前就已经进入紧急的待命状态了,随时可以升空救援。

那么我们现在说说第一个问题,空间碎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指的就是地球轨道上一切已经失去效果的人造物体,这个定义可是非常的严格,要清楚是“人造物体”。

像那些天然存在的微小陨石,都是不属于太空垃圾的。

且太空碎片还有2个特征。

其一,速度非常的快,这些东西以接近第一宇宙的速度,每秒七点九公里在太空乱飞,因此一旦撞上航天站和飞船,相对速度很高,破坏的威力就会很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甚至可以被一颗几毫米的碎片直接打穿。

而中国航天站刚刚建成之后,太阳翼就被碎片,神17就多次出舱进行维修,神18、19、20先后也多次出舱,就是为了给航天站增加防护装置。

但还是防不胜防,航天站没有事了,飞船还是遭遇了撞击。

其二,碎片的数量也很多,当前我国是有实力追踪特征尺度大于十厘米的碎片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约有三万多个,都已经标记了,一旦靠近航天站就可以主动改变轨道进行躲避。

但小于十厘米的碎片,就非常难以发现了。

当前估算已经超过了一亿个,主要都分布在近地轨道上。

那么这么多的碎片都是哪里来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知道,太空碎片主要分为了四种,其中百分之六十属于解体碎片,也就是失去效果的航天器、火箭残骸在太空中解体或者相撞之后产生的新的碎片。

且在最近几年时间里,美方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大量发射了星链,当前已经累计入轨超过了一万颗。

虽说美国做了很多预防的措施,但它们产生的各类空间碎片数量,依旧无可避免的呈现指数级增加。

全球航天站和我国航天站遭到的撞击事情也开始明显的增加。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星链本身或许不会装上,但发射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操作性碎片,依旧大大的增加。

怎么去减少空间碎片的威胁,已经成为了全球各个航天大国共同的难题。

对于此事,还有人想要问,毕竟中国现在在科技方面非常发达了,为什么不能用激光把碎片给拦截烧掉呢。

这方面有两个因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个因素,空间碎片非常的微小,速度还非常的快,是很难被发现和跟踪预警的。

第二个因素,航天站依赖的是太阳能发电,电力不仅有限,且激光还是耗电大户,当前是用不起的。

因此,对付这一亿个微小碎片,当前只能靠硬扛,或者靠冗余设计来提高安全系数。

接下来就是第三个问题,我们将会采取哪些措施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进行损伤评估,也就是有哪些设施被撞坏了,分等级进行处理。

譬如,倘若只是一些舱外实验设施被打坏了,不影响飞船的核心功能,那问题就不是很大。

但倘若飞船的生命保障系统、热防护系统,以及飞行控制系统等重要设施损坏,那就必须考虑在轨维修,或者发射备份的飞船。

因为飞船返回地面有几十个流程,上百个重要设施,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仔仔细细的检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要怎么避免这种最坏的情况发生呢?

第一个方面,我们要严格遵循“滚动待命”的策略,也就是一船发射、一船待命。

譬如,神21发射前,神22就得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发射。

倘若后者没有准备好,咱们是不会发射神21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个方面,我国已经给神舟设置了“应急发射”的能力。

按照标准流程,长征2F火箭和神舟的发射前测试时间,大概需要四十五天。

但在紧急状况下,神舟可以在八点五天完成检测,完成应急发射。

看起来是有点久,但已经是当前人类载人航天器里面最快的了,且没有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个方面,我国给中国航天站,预留了“6人长期”储备。

虽说每次6为宇航员会师,只持续6天左右,但事实上中国航天站都会提前准备好6个人在太空长时间生存6个月以上的物资。

这就是为了应对飞船出现故障,宇航员滞留的状况。

且中国航天站有六个房间,完全不会出现像全球航天站那样,宇航员滞留之后,需要打地铺的情况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神20这次遭遇的事情并非孤立,全球航天站自一九九九年以来,就已经进行了三十九次规避太空垃圾的机动操作。

只在二零二四年就执行了很多次。

二零二四年,一颗美方公司的通信卫星在分析认为可能遭到太空垃圾撞击后解体,产生了数千块的碎片。

就连波音星际科技也因为各种技术问题退出了航天员的返回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事情共同只想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太空垃圾已经从理论威胁演变成了现实的危机。

且太空碎片造成的事故并非危言耸听。

二零零九年二月,俄方已经报废的军用卫星和美方正在运行的通信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七百九十公里相撞,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生两颗完整的卫星在轨相撞事故。

撞击的瞬间产生了超过两千块可追踪的大碎片,连同数十万更小的碎片,到目前依然在轨道上游荡,对其他航天器构成持续的威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紧接着,在二零二一年,俄方进行的一次反卫星试验摧毁了一颗废弃卫星,产生了大约一千五百多块可以追踪的碎片。

全球航天站上的航天员不得不躲进返回舱避险。

二零二四年,欧方航天部门记录了多起重大碎片事件,这些事情一共增加了数千个新的轨道碎片。

更加让人担心的是,美方天体物理专家在一九七八年提出的一种综合征,就是碎片撞击产生的更多碎片,引起连锁反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终有很大概率会让某些轨道区域彻彻底底没有办法使用,而这也正在从理论走向现实面前。

全球航天界正在从多个层面寻求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

欧方航天部门计划在二零二六年下半年发射全球第一个垃圾清除任务,这个是由瑞芳初创企业主导的项目。

将使用机械臂的方式捕捉系统,抓取一颗欧空局废弃卫星并将其拖进大气层烧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技术层面的创新五花八门,各方各显神通。

日方的一家公司也开发了磁力捕获技术,专门回收报废的卫星。

还有一些团队正在研发太空“拖船”,想用机械臂或者网状捕获装置抓取空间碎片等措施。

可是,现实依旧骨感,现有的太空垃圾清理技术大多还处于试验极端,成本不仅高,且效率还有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棘手的就是法规和责任问题,太空垃圾跨越国界,谁来为清理买单,怎么认定责任方,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起太空碰撞事件有明确的赔偿案例。

因此,咱们的神20无缘无故的被这些太空碎片给撞击,也是无妄之灾。

当前,神20还正在检测当中,中国官方也并没有接下来的具体返回时间,不过神20乘组还在空间站里面,非常的安全,待他们检查完成,没有任何威胁,或许就会立刻返回,但也不排除神22的紧急救援。

我们也希望神20乘组可以顺利返回,更希望在未来可以设计出清理太空碎片的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8

标签:科技   神舟   航天员   平安   罪魁祸首   飞船   地球   碎片   太空   航天   图片   网络   宇航员   轨道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