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近年来持续推进,在全球贸易中的支付份额不断提升。然而,最近两个月这一趋势有所变化。根据SWIFT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的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排名全球第六,继5月份被加拿大元超过后再次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来看下6月各国货币的支付份额及排名。
美元在今年6月的支付份额为47.2%,虽然比上个月下降了1个百分点以上,但凭借庞大的基数遥遥领先,位居全球首位。与此同时,美国已经过了被称为“天才法案”的稳定币监管法案,接下去恐怕要大力发展稳定币,这玩意对维护美元霸权是有积极作用的。
因此,预计美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是独一无二的霸主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想要替代不仅要靠长时间的积累,而且得期待美国自己犯大错。
欧元6月份的支付份额同5月基本上一模一样,23.9%让其能够坚守全球第二大支付份额的地位。美元加上欧元的支付份额超过了70%,意味着全球大部分支付是用这两类货币完成的。虽然美元和欧元之间会有竞争,但说到底是西方阵营内部之间的斗争。
排名第三的货币依然来自西方阵营,英镑占据了6月7.6%的全球支付份额,相比上月增长了0.5个百分点。英国的经济体量已跌出世界前五,更是与美、中、欧相距甚远,英镑之所以还能在支付舞台有一席之地主要靠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的优势。
之后轮到了日元,其实前段时间人民币的支付份额一度升至全球第四,但最近几个月有所下滑,日元重新回到了老四的位置。6月份,日元的全球支付份额是3.84%,相较于5月略有提升。
再之后则是加拿大元。前面说过,加元的支付份额已连续两个月在人民币之前了,6月进一步扩大差距。加元最新的支付份额是3.43%,相较从前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终于轮到了咱们的人民币,6月份的支付份额是2.88%,与上月几乎一模一样。
人民币被日元和加元超过主要是因为自身的份额下滑较多,2025年3月和4月分别是4.13%和3.5%,5月和6月均跌破3%大关。
下图是SWIFT公布的各类货币支付份额及排名,供大家参考。
今年4月以来,美国发动了贸易战,这是导致人民币支付份额下滑的主要因素吗?在我看来并非如此,至少从数据无法支持这一观点。二季度中国外贸不仅没有下滑,反而有所上升,由此可见同关税战关系不大。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SWIFT公布的人民币支付份额连续两个月下跌至全球第六呢?在我看来可能是两个因素叠加造成的。
第一,我们有自己的CIPS系统,专为人民币跨境交易服务。
CIPS是央行开发的人民币清算系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这些年,中国加强了CIPS的推广,已经有180家以上的直接参与者。此外,数据显示CPIS在去年处理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金额同比大涨43%。
因为CIPS的存在,国内银行与境外分支机构的人民币结算交易主要是走这个系统的,这导致SWIFT统计不到这部分交易。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民币交易使用CIPS,SWIFT披露的支付份额愈发不能展示全貌。
第二,国内及小额支付本就不通过SWIFT进行。
咱们国内的支付是不会使用SWIFT报文系统的,但欧元、英镑等大量境内支付却用了这个系统,这就导致大量人民币(国内)支付没有体现在SWIFT的统计数据中。
此外,金额低于1万美元的小额支付在跨境交易中占据大量笔数,而这种小额支付通常不会走SWIFT,只有大额支付才会使用。中国的跨境电商行业发达,不少C2C贸易的交易额很小,远不到1万美元,其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数据同样没有进入SWIFT的范畴。
综上,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暂居第六并非实际使用减少,而是因CIPS系统承担更多跨境结算,以及国内大量小额、境内人民币支付未纳入SWIFT统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完善,支付场景更趋多元,SWIFT数据已难以完整反映其真实国际使用状况。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