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里,一粒米粒大小的碎片能不能撞出大麻烦?答案是肯定的。

这不,刚刚对接在天宫空间站的神舟二十号飞船就疑似被太空碎片撞上了,时间是原本计划返回地球前夕,任务突然宣布推迟。
不仅大家担心,世界也都在盯看着咱中国,这次中国航天员还能按时回地球吗?如果不能,中国要多久才能完成一次太空救援?会不会像美俄那样,等上9个月?
神舟二十号原定在11月5日返回地球,任务持续半年左右,算是常规节奏,但就在准备返回的时候,飞船被发现疑似遭遇了太空碎片撞击。

撞在哪儿、撞得有多严重、能不能安全返回,这些问题暂时没有明确答案,于是,任务管理部门决定暂缓返回,先搞清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目前,飞船还停靠在天宫空间站,航天员也处于安全状态,这种情况下,检查和评估就成了最关键的事情,天宫空间站具备自动检测的能力,比如说可以启动机械臂配合高清摄像头,绕着飞船检查一圈,看看有没有明显损伤。
如果发现可疑部位,还可以通过数据比对、图像识别,进一步判断风险等级,如果机械臂够不到的地方,也能通过航天员出舱来进行近距离观察,这个过程虽然复杂,但并不陌生,过去几次任务中,航天员就曾多次进行过类似的舱外维修,所以大家大可放心。

但这也并不代表,一点风险也没有,2022年,俄罗斯一艘飞船停靠在国际空间站的时候,被一颗微小碎片击中,散热系统受损。
飞船里的冷却液漏光了,如果强行让宇航员乘坐返回,舱内温度可能会失控,设备也可能因为温度过高而故障,俄罗斯航天局经过评估后认为风险太大,决定不使用那艘飞船回地球。
可是新飞船发射不是说来就来,当时俄罗斯的联盟MS-23飞船原计划几个月后发射,现在突然要提前,准备周期压缩了不少,最终MS-23在2023年2月底才发射成功,飞船到了以后还不能立刻带人回家,因为新上来的飞船已经安排了新的任务流程。

结果,原本半年任务的宇航员,硬是多呆了半年,2023年9月才回到地球。
另一个案例是美国波音的星际飞船,2024年6月,星际飞船第一次载人任务,准备进行短期访问,宇航员计划10天后返回,结果飞船对接后,推进器出问题了,舱内也出现了多次报警,设备故障不严重到立刻危及生命,但肯定不能直接执行返回任务。

这时候,美国航天局也陷入了进退两难,波音没备用船可用,请求马斯克的龙飞船支援吧,又涉及到商业竞争关系,最后,在各种协调下,龙飞船在3个月后终于到了,但由于座位和任务安排的问题,真正把人送回地球已经是2025年3月了。
原本是一个短短十天的任务,结果美国宇航员就这么的在太空里待了9个月。

所以太空救援不光是技术问题,更是系统协调能力的考验,能不能提前准备?备用飞船能不能快速出发?地面航天系统能不能同步调整?这些都不是临时能解决的。
那么咱们准备得怎么样?
这次神舟二十号出问题后,官方已经确认,任务推迟是为了评估飞船状态,确保航天员安全,而根据公开信息,中国载人航天实行的是“发一备一”机制。

简单说,每次载人飞船发射时,都会有一个备用飞船在地面同步准备,这次神舟二十号在轨,神舟二十二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待命,如果任务需要,随时可以进入快速发射流程。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中国的应急发射准备周期大约是一周,也就是说,从启动准备到飞船发射,大概7到10天时间,如果任务特别紧急,理论上最快72小时就能完成。
这一点在神舟十三号、十四号任务时就已经有过类似安排,也就是说,一旦最终确认神舟二十号不能执行返回任务,中国是有能力在10天内发射神舟二十二号前往空间站执行接回任务的。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二十一号已经在10月底成功发射并对接到了天宫空间站,完成了航天员轮换,这么一来,神舟二十号上的航天员已经完成任务,正常情况下应该回地球休整,不再继续执行新任务。
如果神舟二十号无法使用,那么神舟二十二号就可以专门执行“接人”任务,不需要再等下一个轮换周期。
这和俄罗斯、美国的情况大不一样,俄罗斯那次是因为原计划的飞船还没准备好,被迫等了两个月,美国波音那次是因为飞船本身问题多,连备用方案都没有,最后还是靠马斯克的龙飞船解围,相比之下,咱们的“发一备一”机制显然更主动、更有余地。

另外,不同于国际空间站那种多国联合管理、任务协调复杂的模式,咱们空间站是自主运行的,所有任务由中国航天部门统一调度,这个体制上的优势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就显得特别明显。
比如说,如果现在确认神舟二十号不能用了,中国完全可以立即调整神舟二十二号的任务目标,从原计划的轮换任务改为单一的“接人”任务。
当然,最终情况还要看飞船撞击的位置和破坏程度,如果只是轨道舱受损,影响不大,甚至可以照常使用,如果是推进舱或返回舱出了问题,那飞船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执行返回任务。

这种判断要靠空间站的机械臂、摄像头、数据分析,还有可能让航天员出舱检查,整个流程需要时间,拖延几天是为了慎重,不能急。
就算情况真的需要发射神舟二十二号来接人,那咱也有足够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这次并不需要把新航天员送上去,只需要把人接回来,任务目标非常明确,操作空间也更大,只要神舟二十二号发射成功、对接顺利,就可以快速完成撤离。
所以,外界关心的那个问题,中国要多久才能将航天员带回地球?如果神舟二十号确认不能用,中国的速度理论上可能是全球最快的,从评估到发射再到完成救援,整个周期可能不会超过两周,这在全球航天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高效率。

印象里静谧的太空,其实环境并不平静,哪怕只是微小的碎片,也可能对航天器造成威胁,这样的碎片,可能只是几十年前航天器碰撞或火箭爆炸后留下的小残骸,太空垃圾的问题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
咱们的天宫空间站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风险,高频运行的表面区域都加装了“防微流星层”,主要舱段也采用了多层复合材料,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但终究不可能百分百防住所有碎片。

这次神舟二十号的这次事件虽然突发,但并不混乱,中国航天部门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检查和评估工作,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如果最终确认飞船不能用,神舟二十二号随时可以接棒完成任务,相比俄罗斯和美国分别用了几个月才接回宇航员的经历,中国这次可能只需要几天。

未雨绸缪,总是好的,全球都在看咱中国怎么做,而咱们,早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准备好了。
希望航天员们能早日平安回家。
#头条媒体人计划#
参考资料:
耽误神舟二十号回家的“空间碎片”,危害到底有多大?,2025-11-06,光明网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专家:确保万无一失后,就会带航天员回家,2025-11-05,直新闻
更新时间:2025-11-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