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确实如此:在全国311个城市(包括市、自治州、盟)中,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常住人口都在减少。
我们来看看2021年到2024年的数据,
为什么选这几年?
第一是因为之前的数据因为受疫情影响不太准确,比如武汉在疫情后人口恢复很快,如果还拿疫情期间的数据来看,容易失真;
第二是因为2021年基本是全国人口的“顶峰”,从那之后,人口就开始往下走了。
那么具体是什么情况呢?咱们一起来看看:
一、有108个城市人口增长
数据可见,过去三年,只有108个城市人口增长,增长比较明显的像合肥、贵阳,都增加了超过50万人。
但整体来看,增长势头也比不上2021年之前。
东北那边更明显,三十多个城市里,只有沈阳和大连还在增长。
二、208个城市,人口负增长
从公布的311个城市数据可见,有208个人口在减少。
其中过去三年人口减少最多的10个城市,分别为:齐齐哈尔、菏泽、毕节、周口、重庆、驻马店、邢台、昭通、绥化、衡阳。
齐齐哈尔领跌全国,三年合计减少了24.9万人。
另外,过去三年,四大直辖市,全部减少。
其中,北京合计减少5.4万人,上海减少9.17万人,重庆减少21.96万人,天津减少9万人。
三,人变少,会带来哪些影响?
1. 养老压力变大
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规模2.97亿,占总人口比重高达21.1%,
到今年,这一人口规模增加到3.1亿,人口占比上升至22%,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至15.6%。
老年人口占比总人口比例越来越高,老年人抚养比压力也越来越大。
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2020年底出版发行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预测,养老保险将从2019年的2.65个人养活1个人,降低到2050年的1.03个人养活1个人。
面对日益扩大的养老金缺口问题,官方也在想办法,比如鼓励生育、推进延迟退休、推出个人养老金等。
2. 有些城市可能会“消失”或合并
随着全国人口不断收缩,一些人口减少特别严重的农村、乡镇乃至城市,会被合并消失,这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也是过去在做,将来我们仍要做的事情。
国家已经提出要“探索人口收缩地区行政区划优化路径”,说白了就是精简机构、合并区域。
此外,9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进行了独家专访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的专访中明确:
从城市发展趋势来看,人口流失、资金外流、土地闲置的这一类城市,今后也会面临撤并或整合的可能。这是国际规律和经验,我们要尊重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其实,这在日本、韩国都已经发生,比如2014年日本民间机构发布预测报告,将有896个市将消失。
2024年,韩国也发出了两次人口警告。
第一次警报:2024年6月19日,韩国当时的总统尹锡悦宣布,韩国进入“人口国家紧急状态” ,将启动全力应对体系,直到低出生率问题解决为止,并将成立了“人口战略企划部”。
第二次警报:韩国雇佣信息院去年6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报道,随着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加剧,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因人口萎缩显现出“进入消失阶段”的迹象。
一国之总统,如此重视人口危机,可见韩国人口问题有多严重。
我们国家也有类似动作,比如早在2022年,黑龙江伊春就有几个街道因为人少被合并成镇。
随着出生人口下降趋势难以阻挡,未来全国人口减少的幅度会继续加大,收缩型城市会越来越多,行政区划调整,已经是势在必行。
3. 学校关停,老师过剩
随着孩子越来越少,幼儿园和小学关停潮首当其冲。
2024年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比前一年少了508.99万人,小学在校生也减少了251.6万。
根据教育部披露数据:2024年小学在校生10584.37万人。这意味着,去年小学在校生人数较2023年减少了251.6万人。
从各地来看小学数量的影响,东北已经开始,
财新网显示,2013年至2022年十年间,黑龙江消失了近六成、合计1900余所小学;吉林消失了近五成、合计2600余所小学;辽宁也消失了2200余所小学,降幅近一半。
目前学生荒已经深入到中部、西部。
此外,新生儿的不断减少,也进一步加剧了教师队伍的过剩。
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幼儿园专任教师2022年见顶,连续减少了两年,2023年减少了17.05万人,2024年减少了24.18万人。
小学专任教师也从去年开始下跌,去年小学专任教师减少了6.62万人。
虽然目前初中、高中、大学专任教师仍在增长。但按照少子化带来的影响时间推算,他们也快了。
第五,房价可能越来越“鹤岗化”
房地产有句行话,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人口一旦减少,买房需求就会萎缩,再加上当下供大于求的市场,会对楼市形成一个叠加利空效应。
我们的人口红利期已经终结。
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人口在减少,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三四线城市。
叠加很多三四线城市本身产业不强、房子又多,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楼市终将鹤岗化,长期处于低位。
总的来说,人口下降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养老、教育到城市发展、房价,都会慢慢显现。
这几年,官方虽然也出台了很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想彻底扭转趋势很难,更多是为了减缓人口下降的速度。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们可能真的要适应一个“人变少、城市收缩”的时代了。
#头条创作者激励计划#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